中文版 | English
http://ipicbox.tw/picfiles/image/00/0f/05/ff_7PAIYNB2SL_9_source.jpg

【活動報導】共促交流對話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學研究計畫」持續檢討精進

發佈日期:2017/10/31
發佈者: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報導/房翠瑩、葉恩慈  

攝影/林郁靜 

各計畫以海報、系統平台及出版品等展示年度成果,現場人山人海,積極交流互動。 本中心同仁向審查委員法鼓文理學院校長釋惠敏說明中心今年度重點發展項目及跨域合作狀況。 本中心召集人林富士瀏覽「考古資料數位典藏創新計畫」所打造的「3D考古文物櫥窗」網頁。 審查委員國立故宮博物院文創行銷處處長林國平瀏覽「傅圖館藏數位典藏創新計畫」善本古籍資料庫的藏品選介影像檔。 「地理資訊數位典藏與空間人文學發展計畫」共同主持人廖泫銘與史語所研究員兼文物館主任黃銘崇討論中國各省五萬分之一地形圖校正鑲嵌進度。 「漢籍自動化資訊擷取研究與系統開發計畫」與「近代經濟檔案數位典藏與加值運用計畫」主持人等進行交流,討論相互支援的可能性。 「臺灣民間信仰影音數位平臺計畫」助理劉懷仁向審查委員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特聘教授林峰田展示所徵集的影音圖像。 本院副院長黃進興亦蒞臨指導。 審查委員法鼓文理學院校長釋惠敏於「異人茶跡」展區進行AR體驗。 本成果發表會圓滿結束。
各計畫以海報、系統平台及出版品等展示年度成果,現場人山人海,積極交流互動。本中心同仁向審查委員法鼓文理學院校長釋惠敏說明中心今年度重點發展項目及跨域合作狀況。本中心召集人林富士瀏覽「考古資料數位典藏創新計畫」所打造的「3D考古文物櫥窗」網頁。審查委員國立故宮博物院文創行銷處處長林國平瀏覽「傅圖館藏數位典藏創新計畫」善本古籍資料庫的藏品選介影像檔。「地理資訊數位典藏與空間人文學發展計畫」共同主持人廖泫銘與史語所研究員兼文物館主任黃銘崇討論中國各省五萬分之一地形圖校正鑲嵌進度。「漢籍自動化資訊擷取研究與系統開發計畫」與「近代經濟檔案數位典藏與加值運用計畫」主持人等進行交流,討論相互支援的可能性。「臺灣民間信仰影音數位平臺計畫」助理劉懷仁向審查委員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特聘教授林峰田展示所徵集的影音圖像。本院副院長黃進興亦蒞臨指導。審查委員法鼓文理學院校長釋惠敏於「異人茶跡」展區進行AR體驗。本成果發表會圓滿結束。

 

16個展台分矗兩列,圖文並茂的海報高高掛起,電腦螢幕顯示著各式系統平台頁面、考古文物線上3D模型、民間信仰紀錄片等。人群一叢叢聚集於各攤位前,解說員邊示範系統操作邊說明計畫成果內容,觀者不時拋出問題,問答聲此起彼落,腳步聲紛沓,交流氣氛熱絡。

 

這是「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學研究計畫106年度成果發表會」現場。為促進社會連結與對話,本中心10月6日於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地下一樓,展示數位文化中心總計畫與九大子計畫的最新發展及重要成果。本中心今年的重頭戲——結合《CCC創作集》與擴增實境(AR)的「異人茶跡」展區、鏈結開放資料(LOD)平台,以及研發中的「數位博物館」策展模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乃至於子計畫積極開發的漢籍自動化資訊系統、古籍史料比對工具等,皆公開供各界體驗及進一步探詢。

 

本中心2013年成立時,即執行本院「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學研究計畫」之總計畫,除了維運、拓展、應用過去十多年來「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所累積的成果,亦以推動臺灣數位人文學研究為目標,協調管理本院各所處的數典子計畫。為更積極地探索與回應如何「運用資訊科技提昇人文研究」,本計畫採取公開徵件制,以嚴謹、透明的審查機制,聘請外部審查委員,每年遴選最具前瞻性的研究計畫,共同往目標里程一步步邁進。

 

106年度的子計畫,分為「以研究為導向之知識庫計畫」、「數位人文研究計畫」及「數位文化中心徵求數位内容及數位技術研發計畫」三類。年杪舉辦的成果發表會,除了可謂一次期末考,檢視績效是否達標,研究價值是否得以彰顯,更是各計畫間相互交流、探詢彼此相互支援可能性的絕佳場域。 

 

譬如,近代史研究所的「近代經濟檔案數位典藏與加值運用計畫」以人工方式擷取「導淮委員會」檔案的重要資訊,爬梳導淮事業對日後中國及臺灣水利人脈的影響線索,即能借重資訊科學研究所「漢籍自動化資訊擷取研究與系統開發」計畫所研發的自動斷詞系統及專有名詞辨識研究,以人工智慧方式進行,以減輕時間、人力及成本負擔。

 

善用人工智慧,從浩瀚史料汪洋覓得知識路徑,可說是106年度計畫的發展趨勢之一。資訊所「結合機器智慧與社會智慧,提供數位典藏智慧創新服務(II)」計畫所開發的「古籍史料比對工具」,亦調整比對細節的演算法,協助研究者找出被記載到不同古籍、不同段落間的相同史實,使比對資訊更完整。本中心(總計畫)所研發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也整合文本自動標記、詞頻統計、相似內容比對、關聯詞分析等工具,提供研究者上傳文本與權威檔,進行文本資料探勘。

 

此外,文化內容結合科技創新應用,是本中心今年度的核心發展項目。上月甫落幕的「漫筆虛實 CCC創作集數位體驗展」引起社會廣泛迴響,本成果發表會重現當中的「異人茶跡」展區,透過AR技術,讓體驗者與漫畫主角陶德互動,進入19世紀的臺灣茶世界。擔任審查委員的法鼓文理學院校長釋惠敏體驗後直呼,AR配備促發體驗者的想像力,彷若身歷其境歷史上的活動,有時光倒流之感,形成與平面、文字、圖片媒介不一樣的經驗。

 

「這會產生特別的趣味,尤其是歷史人文的趣味。譬如茶箱,我沒想到做生意有這種表達形式,可能會找文獻了解當時的背景、發展。」

 

本成果發表會共吸引數十位院內人士、訪問學者來訪。當天並舉辦107年度計畫徵件審查會議。

 

展示本計畫最新發展趨勢及重要成果,歡迎下載閱覽!

 

「數位文化中心總計畫」2017年成果短片「數位內容學術加值計畫」2017年成果短片「考古資料數位典藏創新計畫」2017年成果短片「傅圖館藏數位典藏創新計畫」2017年成果短片「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2017年成果短片「新出青銅器銘文暨器影 (2014-2016) 匯入「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2017年成果短片「建置研究導向知識庫所需之巨量歷史文本分析技術」2017年成果短片「地理資訊數位典藏與空間人文學發展計畫」2017年成果短片「阿美族、雅美族口語傳說採錄翻譯資料數位典藏計畫」2017年成果短片「近代經濟檔案數位典藏與加值運用計畫」2017年成果短片「臺灣檔案文獻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計畫」2017年成果短片「近代中國『婦女知識』的生產:《婦女共鳴》作者的數據分析」2017年成果短片「臺灣民間信仰影音數位平臺計畫」2017年成果短片「結合機器智慧與社會智慧,提供數位典藏智慧創新服務(II)」2017年成果短片

 

回近期消息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