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大事記

日 期:
類 別:

  

日期 類別 事項
2021/05/04 推廣活動

舉辦「從在地的視角看鹿谷茶產業發展與變遷」專題演講 ,主講者為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曾獻緯。詳見公告

2021/05/01 ~ 2021/05/02 推廣活動

「史語所學術創新數位深耕計畫」參加新北市政府主辦的「2021新北考古生活節」,透過「史前勞工機智生活」體驗活動,讓民眾了解史前人類的生業活動型態,並揣摩當時人們在面對不同生態環境與需求時所採取的謀生策略,吸引約240人參加。

2021/04/21 榮譽

由研究助技師王祥安領軍,以近91%之高準確率,從23組來自中國、香港、美國與臺灣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國古籍文字自動識別挑戰2021」冠軍!

2021/04/14 推廣活動

「原住民族研究整合型計畫」舉辦「博物館裡頭的palihansiap:臺東海端布農族文化館『烈日疊影』特展之歷程與其後續」專題演講,主講者為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謝博剛。

2021/04/01 出版發行

「COVID-19 的人文社會省思」專題網站英文版上線,向國內外讀者展現中研院在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疫苗研發之外的另一種研究能量!

2021/04/01 學術發表

「關於研究的想像─生物多樣性數位博物館」計畫主持人鍾國芳於《南島起源:2019年南島語言復振國際論壇實錄》中撰寫專文〈構樹 DNA 佐證臺灣為南島語族原鄉〉(Paper mulberry DNA attests Taiwan as Austronesian ancestral homeland)。

2021/03/31 跨界合作

「臺灣檔案文獻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計畫—以《臺灣新民報》與《興南新聞》為核心」與國立臺灣文學館簽署「《臺灣新民報》(1933年)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合作協議書」,取得該館授權計畫開放應用1933年5月至11月(缺8月)報紙。該批報紙為目前海內外唯一孤本,於2017年經文化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布為有形文化資產。

2021/03/24 推廣活動

「原住民族研究整合型計畫」舉辦「一種注/住/柱目」專題演講,主講者為屏東縣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館員貝若桑‧甦給那笛米。

2021/03/06 學術發表

「數位博物館人物誌:彭鏡毅博士的學術生涯—亞洲秋海棠研究」計畫參與「台灣植物分類學會年會暨研討會—跨界思考的植物分類學」,海報主講者為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鍾國芳。

2021/02/27 學術發表

「數位人文學與簡牘研究:文字釋讀與簡冊復原」計畫主持人劉欣寧於關西大學「デジタルヒューマニティーズ推進のための環境構築とその課題」國際會議,發表〈台湾における史的文字DBの利活用の取り組みと課題〉。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