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大事記

日 期:
類 別:

  

日期 類別 事項
2022/10/29 推廣活動

「中研院民族所開放博物館(3):人類學與原住民知識對話之二」計畫與花蓮縣文化局、花蓮縣光復鄉大馬太鞍社區發展協會合辦馬太鞍共作展導覽培訓課程,講題為「中研院民族學博物館vs.共作展vs.數位展示」,主講者為民族學研究所專任助理姚贊薪。

2022/10/28 ~ 2022/10/29 推廣活動

於「2022中研院院區開放」實體與線上雙管齊下,強棒祭出「知識的拾穗者」系列活動,推出「拾穗者的一天:中央研究院出版品聯合書展」,展售各所近2年出版的30餘種中文書目,並與臺灣史研究所合辦「海洋.田庄.我們的歷史」系列講座,由多位重量級專家學者帶來3場專書講座。同時,舉辦2場開放博物館系列直播講座,邀請策展人分享轉譯史料為數位展或沉浸式互動展示之經驗。詳見公告

此外,「臺灣檔案文獻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計畫-以《臺灣新民報》與《興南新聞》為核心(II)」發布「讀遊世界—戰時旅行書寫(1938-1944)」專題。「彊本節用:近代中國農業推廣加值計畫」發布「公衛檔案:美援與臺灣」專題,線上展出經濟部門美援檔案。

2022/10/27 ~ 2022/10/28 學術發表

「中研院民族所開放博物館(3):人類學與原住民知識對話之二」計畫團隊於「第十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共作」數位展示的公共性流變:以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她方的記憶:泰雅女性的婚嫁與日常服飾與用品展」為例〉,以及學術海報〈「研究.疫文化」中的「部落轉疫」:關於台灣原住民族防疫的數位展示實驗〉。

2022/10/27 學術發表

「臺灣檔案文獻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計畫-以《臺灣新民報》與《興南新聞》為核心(II)」主持人許雪姬與共同主持人王麗蕉,於「第五屆人流與跨境學術研討會」,分別發表〈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歐美之行:以杜聰明先生為例〉、〈日治臺灣總督府在外研究員之群像:兼論數位人文系統連結應用〉。

2022/10/20 跨界合作

中央研究院111年度「數位人文研究計畫」以線上展的方式,集結11個子計畫,於「開放博物館」展出研究成果,推出11個主題特輯、16個數位展覽。詳見公告

2022/10/19 ~ 2022/10/22 推廣活動

本院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攜手合作的「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舉辦成果展,透過短片、人類生態志、數位博物館、講座,展示我國戰後最大規模農村調查成果。本中心執行分項計畫三「農村調查資料數位化整合與呈現計畫」,推出「臺灣農村人類生態調查資料庫檢索系統」、「臺灣農村數位博物館」,保存並加值應用計畫的田野調查資料,讓民眾透過雲端深度探索臺灣在地農村。詳見新聞稿

2022/10/19 ~ 2022/10/23 國際連結

精選15本本院各所最新出版論著,參與德國法蘭克福書展(Frankfurt Book Fair)臺灣館的實體與線上書展,向國際展示臺灣當前學術界的研究能量。詳見公告

2022/09/16 ~ 2022/09/18 國際連結

舉辦「太平洋鄰里協會2022年年會暨聯合會議」(PNC 2021),以「不確定年代中的數碼世界:追求/探索健全、堅韌與活力的人性化科技」(The Digital World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Humanizing Technology for Wellness, Resilience, and Creativity)為主題,匯聚8個國家逾百位專家學者,透過3場專題演講、10場研究論文發表、6場工作坊,以及海報競賽與海報展示,探索數位時代的人性化科技。詳見新聞稿

2022/09/13 推廣活動

「中研院民族所開放博物館(3):人類學與原住民知識對話之二」計畫與民族所「臺灣原住民部落服務獎助計畫」合作,辦理期中工作坊,講題為「開放博物館系統101」,主講者為民族所專任助理姚贊薪。

2022/09/03 ~ 2023/03/04 特展

民族學研究所與花蓮縣光復鄉大馬太鞍社區發展協會合辦「心繫Fata'an」共作展,展出48件Fata'an相關文物,搭配研究人員的手稿與影像紀錄,重新呈現1960年代馬太鞍的生活樣貌。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