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考古出土的簡牘,首要工作是進行文字釋讀,其次則是簡冊復原。在此基礎之上,才能進一步進行制度與社會研究。本計畫自2021年展開,目標為利用數位人文工具輔助「文字釋讀」、「簡冊復原」兩項簡牘研究基礎工作,希望藉此突破現有人文研究成果。
計畫第一年,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漢簡為測試範圍,首先釐清傳統上研究者進行文字釋讀、簡冊復原工作的各項步驟,分別運用本計畫與數位文化中心共同開發之「簡牘字典—史語所藏居延漢簡資料庫」、數位文化中心開發的文字模型,以及「中央研究院數位人文研究平台」文本比對等工具輔助,期望推斷出學者專家不識之字的可能釋字,歸納分析零散簡牘的關聯性,進而綴合殘簡、復原簡冊,現階段已取得初步成果。
依據第一年研究基礎及經驗,本計畫第二年重點為納入中國西北新出漢簡進行「簡冊復原」測試。利用「中研院數位人文研究平台」文本比對工具,設計比對方法歸納可能相關的簡牘,再進行人工判讀。期望藉此推進簡冊復原工作,同時探究數位人文工具的精確性。其次,亦將持續進行「簡牘字典」功能優化與資料著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