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計畫以《婦女共鳴》為研究對象,分析婦女期刊作者群體的特點。這項計畫有雙重目標,一方面這是一個「期刊史」的研究,即對《婦女共鳴》進行較細緻的作者分析,以深化對婦女期刊的了解。這份期刊對於我們了解國民黨婦女的面貌相當有助益──作者是誰?性別比例及政黨背景如何?該刊是否只代表國民黨發聲?或者還有其它的「雜音」?作者的投稿行為是否有較穩定的模式?他們如何在期刊上形塑「主流論述」?這些問題不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婦女共鳴》,也有助於為近化婦女期刊勾勒出大的歷史圖像。
本計畫的另一項目標是對於近代中國婦女進行社會網絡分析。當中國婦女走向近代,她們用何種方式進行連結?和明清時期有何異同?它如何反映社會結構的轉變?特別當近代婦女走向公領域,連結方式增加;這與男性的情況有何異同?過去學者研究這類問題,通常從「組織」著手來檢證這些關係的運作情形。然而女性結社的現象並不十分普遍,要看出她們如何建立並維繫非正式組織的社會關係,需要透過其它取徑──它必須一方面提供大量的女性人物資料,另一方面資料本身有某種關聯性,以便劃定範圍,進行較有效的分析。本計畫將以《婦女共鳴》為例,測試分析國民黨婦女的社會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