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於2001年陸續有行政院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之啟動、以及加入GBIF組織,故科技部(前國科會)與農委會委託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開始推動生物多樣性資訊學的相關工作,包括建置臺灣物種名錄資料庫(TaiBNET)、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之入口網(TaiBIF)、臺灣生命大百科(TaiEOL)。本計畫以「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之入口網(TaiBIF)」為基礎,整合上述三大資料庫所累積的各種類型的生物多樣性資料,透過生物多樣性資訊學(Biodiversity Informatics)協助,以促成社會大眾與學術界學者使用平台上的生物多樣性相關資源,同時引進國外關鍵的資料標準與通訊協定,滿足整合國內資料與滿足國際接軌之目的,達成「深化台灣生物多樣性知識」及「提供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樣性拼圖」之兩大目標。
為達到前述研究目標,本計畫規劃了幾項重要工作:(1)引進GBIF資料分享工具IPT2與國際慣用資料標準Darwin core,並於國內相關學術社群推廣,希能將生物多樣性資料的描述轉換為科學期刊的文章「資料論文(Data Papers)」,能讓科學家的努力得到更多的學術上的回饋。(2)加速整合生物多樣性整合策略,優先以中研院數典計畫魚、貝、植物等三大類群為基礎,再擴及到全國性資料,而整合資料包括物種名錄(中文名、原始文獻)、生物誌、物種出現記錄、影音圖像、外來種,文獻…等等資訊,並設計多種角度檢索方式,同時滿足專業學者與社會大眾的檢索需求,以達生物多樣性的適用性(Fitness-for-use)及推廣之效。(3)國際接軌:國際上相關組織已有共同的標準與工具可使用,本研究依循在此架構下,配合中文的需求所發展整合架構平台,同時滿足整合中文資料與國際接軌之目的,補齊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樣性拼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