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資訊科學在拼合殷墟刻字甲骨上的運用

基本資料
計畫類別 數位文化中心計畫
計畫編號 ASDC-103-20
通過年度 103
執行單位 史語所
主持人
簡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下稱史語所)於1928-1937年間在河南安陽殷墟進行了十五季的發掘,出土了十座商王大墓、宮殿與宗廟、一部分貴族墓葬、手工業作坊、以及大約十萬件的遺物,其中包括二萬餘件的刻字甲骨。史語所在殷墟此一商代晚期國都的考古工作,不僅提供了商代社會文化的物質證據,也在當時的疑古氛圍下,從出土甲骨文獻證實商代的存在,開啟了以考古發掘出土的資料與文獻資料互相印證的古史研究學術取向,也是科學考古學在華人地區的開端。史語所對中國古代文明的工作成果,受到世界各地考古學界的矚目;本院的院徽也以甲骨文字表示人文學科的研究成果。

 

甲骨文是當前學界認可東亞最早的出土文字,是除了少數金文之外,商代留存下來的一手資料。其內容記載了商代晚期商王世系與族屬結構、軍事政治、宗教生活、環境天候、地理風土、社經情狀、族群互動等諸方面的資料,甚至是對人類文字起源與書寫範式的研究亦屬可貴的紀錄。因此,在史語所殷墟發掘前三十年,殷墟一帶出土有刻字甲骨為人所知後,就有學者投入積極研究,在史語所出土大批完整甲骨以及後續在董作賓等前輩學者的努力下,寖成一門學問--「甲骨學」。

 

由於甲骨本身材質脆弱,經埋藏後出土已然極易斷裂,殷墟又歷經多次盜擾,出土刻字甲骨多為殘碎,完整的甚少,其上登載的文獻資料,自然也殘缺不全,影響我們對於刻字甲骨所載內容的正確而完整的釋讀,進而影響到我們對於商代晚期社會文化面貌的理解。因此,甲骨綴合遂成為不少學者從事甲骨文研究的前置工作。甲骨拼合在其粗淺的層次一如出土陶片的拼合,如無其他因素,碎片散佈當不致太遠,但殷墟多次遭劫,經常可見同一器物殘件部位分出於不同墓葬的盜擾土層,多年來甲骨學者拼合工作顯示,刻字甲骨亦發生此種情況。甲骨成學已歷半個世紀,容易拼合者都已出版,但基於對殘缺甲骨的拼合所可能產生的新資料期待,仍有學者不放棄對於拼合的努力,因得之不易,拼合工作亦被承認為甲骨學的重要工作,具有其學術價值。

 

作為商代晚期重要文獻,刻字甲骨從十九世紀末被學者認知其重要性後,就從傳統中藥材轉為各國學者收購的「古董」,在史語所開始進行科學發掘前,已經有相當多的刻字甲骨流散 ,至今所知,商代甲骨分散於台灣、中國、日本、德國、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地的博物館或私人手中,總數估計約15-16 萬片左右 ,其數量因大陸考古工作持續進行,還將繼續增加。

 

甲骨綴合為甲骨學界所重視,至今仍有不少學者戮力從事,但其耗費學者精力而收效甚微也顯而易見,因此,很早就有學者試圖以電腦方法協助人力之窮。1970年代初期美國UCLA大學周鴻翔教授或是稍晚大陸四川大學童恩正教授(其後滯美)都曾經試圖開發電腦拼合法,但受限於當時的資訊科技以及方法不夠完善(他們的方法都需先以人工將甲骨分類,以世界各地現存數萬件甲骨而言,太耗人力)都沒有成功。

 

史語所所藏約25,000件的甲骨很早就建立了拓片資料,從2000年以來又陸續製作正反兩面的攝影數位檔,其中有不少在歷代甲骨學者的努力下,也有相當豐富的綴合資料。考慮人工拼合需要不斷地就實物操作,不利脆弱的甲骨的保存維護,而當前的資訊科技能力當有能力處理拼合問題,因此,敝人在2006年指導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林圭偵女士,利用史語所已建置甲骨的多種資料庫之便,進行資訊科技拼合甲骨的嘗試性工作。而本次計畫也將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尋求效率、準確與適用性上的改良,使之節省更多的人力並具有更高的可行性,也期望將來能廣為和世界上不同地方所藏甲骨進行影像上的比對。

相關連結

回計畫列表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