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

基本資料
計畫類別 國家型計畫
計畫編號 NDAP-091-06、NDAP-092-06、NDAP-093-06、NDAP-094-06、
NDAP-095-06、NDAP-096-07、TELDAP-097-07、TELDAP-098-07、
TELDAP-099-07、TELDAP-100-07、TELDAP-101-07
通過年度 91-101
執行單位 史語所(91-101)
主持人
簡介

本計畫於民國91-95年原名「珍藏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96-101年隨國家型計畫進入第二期更名為「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第二期計畫簡介如下:

「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拓展數位典藏計畫」主要的實施策略為「數位知識的總體經營與永續發展」,區分為:

一、領域式數位資源的再造與深耕:著重於漢學領域。

二、數位知識的永續經營:著重在經營機制的建立。

  1. 將第一期與第二期的成果,以第二期的五年為規劃,逐步將永續經營的責任移轉予原始典藏單位。
  2. 協助原始典藏單位建立承接機制及規劃未來的營運方式,含行政管理、數位創新(資源建置、系統維護等)、開放利用的推廣與經營等。


計畫內容包含「數位知識再造」、「考古發掘遺物、照片、記錄與檔案」、「拓片典藏知識暨網絡應用」、「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圖籍國際學術知識網絡建置」、「史語所民族學調查標本、照片與檔案」、「史語所藏明清檔案數位知識網絡」六大項分支計畫。

一、【總支援計畫】數位知識再造計畫

統籌協調本所數位典藏各分支計畫,並建置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網站。

二、考古發掘遺物、照片、記錄與檔案數位典藏計畫

本計畫乃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自1928年成立以來,發掘並收藏的諸多珍貴的考古材料予以數位化並建置資料庫。1. 大陸考古:包括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考古遺址、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安陽晚商文化、濬縣辛村西周遺址、汲縣山彪鎮與輝縣琉璃閣東周遺址。此為第一代的中國考古學家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進行的考古工作,其中如商王大墓之發掘,在往後數十年內之考古發掘未再發現,其重要性不言可喻。2. 臺灣考古:包括北部地區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遺址暨十三行文化圈遺址、中部地區的「臺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與後續研究之重要遺址)以及南部、東部地區多處重要考古遺址。此相關發掘出土物對臺灣史前文化的研究和重建提供不可或缺的資料。除了資料庫,本計畫也根據考古數位資料的內容開發考古線上遊戲以及科普教育網頁,歡迎大家由本計畫入口網站: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 點選進入。

三、拓片典藏知識暨網絡應用

史語所自民國17年 (1928) 創所後,陸續入藏各式拓片約五萬件。拓片包括本所在河南安陽殷墟發掘的甲骨以及因購買、贈送或自行椎拓而來的青銅器、歷代碑誌、畫象磚石、佛教造像題記、陶磚文、璽印、封泥等。為了使這批寶貴的資料,能夠更廣泛地為人所知,並且延續拓片壽命,史語所一直致力於拓片數位化的工作,並且在網絡上公開其成果。拓片典藏知識暨網絡應用計畫包括有「青銅器拓片」、「佛教石刻造像拓本」、「甲骨文拓片」以及「遼金元拓片」數位典藏子計畫,期透過計畫的執行,達到典藏與推廣的功效。

四、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古籍國際學術知識網絡建置計畫

本計畫期望能以傅圖既有之數位典藏成果為基礎,建構善本古籍的國際知識網絡,一則提供讀者更方便、更迅速的檢索利用,再則有利於國際漢學研究之參與、開展與交流。本計畫除了搭配使用者之各項檢索分析,並結合專題選粹(SDI)服務、資料擷取(data mining)技術,以萃取使用者所需之相關數位內容,可有效縮短使用者查檢善本古籍之時間;並經由各項資料庫之相關連結,重新組織並活化善本古籍之數位內容。透過建置各項數位學習知識庫,使傅圖館藏之善本古籍經由資訊科技之轉化,產生新的資訊源,以便進一步提供符合各種使用者需求之數位內容。計畫重點將結合各項漢學研究資源、學者專家、研究機構等,建置善本古籍國際學術交流平台,作為國際漢學研究合作之基礎;並結合電子出版平台,線上即時出版,以爭取研究發表之時效性。配合研究主題及科普教育,邀請海內外學者專家參與善本古籍國際學術網絡計畫之建置。

五、民族學調查標本、照片與檔案

民國十八年到卅二年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早期研究人員,在中國南方、西南和東北地區,進行中國有史以來首次有計劃的、科學性的跨省區田野調查工作。他們蒐集並且留下極為豐富的近現代中國少數民族文物、文書與田野照片。這批民族調查報告,對當代中國民族主義與少數民族相關的歷史學和人類學研究,均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本計劃之目標為:1. 以數位化方式妥善保存本所珍藏之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影像、文書與文物。2. 建置「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資料庫」,以有效管理且開放數位化館藏資料的加值利用。3. 架構中國西南民族主題網站「村寨網」,對民眾推廣學術研究成果,並作為相關學界的學術交流橋樑。本計劃之特色在於結合跨學科(人類學、歷史學、文學)方法與視野,廣泛運用各種文物、文書 (調查報告、方志遊記,乃至小說、戲曲等材料)與圖象資料,來詮釋與呈現這些材料背後的「人與地」(人與其環境生態的關係)、「人與人」(人群間各種社會認同、區分)、「人與天」(人類之生命禮俗與宗教信仰)等情境,同時呈現中國族群研究的多元論述與探討中國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

六、史語所藏明清檔案數位知識網絡

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約計三十一萬件,含清朝內閣收貯的制詔誥敕、題奏表章、史書、錄書、塘報、黃冊、簿冊、朝貢國表章,以及內閣各廳房處的檔案、修書各館檔案、試題、試卷、瀋陽舊檔等,其中以題奏本章為大宗。這些檔案內容涉及明清時代國家與社會各方面的事務,為研究明清史難得的原始材料。(資料來源:中研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相關連結

回計畫列表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