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闕宇彤
攝影/闕宇彤、張倍瑄、王怡文
第32屆臺北國際書展在2月25日順利落幕,今年中研院以「AI社會登入中?」為主題,與院內資訊科學研究所、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作,在臺北世貿1館展陳5項AI學術成果,其中,更有院內6個研究單位推出8場AI主題講座,探問人工智慧飛速發展的優點與缺點、危機與轉機。
開幕茶會合照。左起文哲所黃冠閔所長、人社中心李玉亭專案管理師、生多中心沈聖峰研究員、人社中心詹大千研究員、生多中心陳國勤主任、資訊所陳飛岳、黃進興副院長、資訊所古倫維研究員、資訊所廖弘源特聘研究員、秘書處曾國祥處長、資訊所王建堯助研究員、出版中心主任暨史語所研究員陳熙遠、學諮總會呂妙芬副執秘。(攝影:張倍瑄)
AI社會來了嗎?誰登入誰?
本次書展以「AI社會登入中?」為題,不僅想和大眾一同思考,所謂「AI社會」是否已經來臨;也想提出另一層面的問題:人類開發出AI工具,廣泛使用後進入了AI社會,但這集體的AI社會也終將影響所有人類。明明是人類創造的技術,卻又反過來塑造人類。
在主題講座問答中,「AI是否會取代人類?」是最常被提出的問題。在此,AI反成為問句的主詞。由此可見,儘管AI技術發展才初始萌芽,但大眾對AI帶來的後果,尤其是「反被登入」的擔憂,或許已超過其所帶來的便利。
究竟,技術研發是否永遠早於社會適應,而法律規範是否永遠要在後面苦苦追趕?在AI的浪潮下,怎樣才能成為「造浪者」,而非隨波逐流的「追浪者」?國家可以做的有什麼,個人在面對AI又應該有什麼心態?或許,最終大家的問題會歸結到,有了AI的輔助,全體人類會變得更加幸福嗎?關於上述問題,本次「AI社會登入中?」的主題書展沒有明確解答,但期望藉此提供一個討論的平臺。
AI的光明面
-為AI大腦裝上眼睛――物件偵測系統YOLO
生成式AI飆速發展,明確提升了人類的生活品質。書展現場透過大投影機展示由資訊所廖弘源所長領導團隊開發的物件偵測系統——YOLO(You Only Look Once)。它能讓我們更容易辨識道路規劃、標線劃記,進行節假日的人流、車流控管。YOLO也可以拿來辨識人體動作,不但在運動時可以確認姿勢是否正確,若運用不同的IoT感測器,收集聲音、溫濕度等不同型態的資料,YOLO能完成處理更複雜的任務。
資訊所廖弘源所長及王建堯助研究員團隊,在書展現場展示所開發的物件偵測系統YOLO。(攝影:王怡文)
展區另一側,是由多樣中心沈聖峰研究員展示的蝶蛾多樣性研究。沈老師說,他在初期面對大量標本標準化的繁重工作時,也是透過YOLO來做預前處理。有了AI工具的輔助,許多初步推論將會有實際數據支撐。過去礙於人力、物力、時間無法進行的研究,便有了更多的可能,研究團隊也更能將精力集中在其他學術工作上。
工作人員向學生訪團說明多樣中心沈聖峰研究員利用AI探詢蝶蛾多樣性的研究。(攝影:闕宇彤)
人社中心郭巧玲助研究員展現跨領域研究的應用實例,她利用實驗資料集,結合YOLOv5s進行騎樓模型訓練與建置。臺灣常見的騎樓由柱子和樓板所建構而成,但由於其負空間的空間特徵,過去的街景常常不易被順利辨識。
在AI主題演講中,郭巧玲老師向聽眾演示她如何訓練AI辨識騎樓,期望對未來的城市規劃、行人友善空間建置、交通安全設計和建築物安全結構分析等有所貢獻。郭老師的騎樓訓練系統經驗,也提供了研究者在處理顯性和隱性空間偵測時一個良好的示範。
人社中心的郭巧玲助研究員利用實驗資料集結合YOLOv5s訓練並建置騎樓模型。(攝影:闕宇彤)
-為AI大腦接上偵查兵――散落在都市守護環境的盒子們
臺灣地狹人稠,噪音、空汙這些沉默的公共衛生危機,衝擊人們的身心健康。為此,人社中心詹大千研究員在全臺設置微型的空氣、噪音感測器「空氣盒子」與「噪音盒子」。利用這些偵查兵收集大量空氣、噪音數據,並訓練AI進一步預測分析,搭配地理資訊系統(GIS)和通訊軟體Line研發出問答機器人,讓民眾「看到」噪音、「追蹤」噪音,在買房、租房、行程規劃時預作準備,改善生活品質。
近期,詹老師團隊更展開「尋找55分貝靜土」的計畫,將過去研究與環境教育結合,讓民眾體認寧靜對身心安頓的重要性。詹大千團隊透過AI,偵測、描繪、預判與守護環境,將研究成果具象化為圖表、數據和資訊,希望直接提升民眾生活品質,並在互動過程中改變認知,一起守護彼此生活的環境。
人社中心的詹大千研究員在全臺設置微型的空氣、噪音感測器「空氣盒子」與「噪音盒子」。(攝影:張倍瑄)
-讓AI成為你的助理、代言人、客服、導覽――改變勞動力結構的生成式AI
OpenAI公司在2022年11月推出ChatGPT,正式揭開AI盛世的序幕。它能夠理解用戶提出的問題,並以流暢的人類語言回答和完成用戶交付的任務。憑藉著這樣的溝通能力,再加上3D建模和文字轉語音(Text to Speech)等其他技術輔助,AI可以成為我們有效率的工作夥伴。
資訊所古倫維研究員團隊所開發的導覽系統「互動沉浸式人工智慧系統(Omiyage)」,也是利用此項技術。讓過去觀覽者「單向」向說明牌尋求解答的情境,搖身一變成為「雙向問答」。參觀者還可以將問答紀錄印出,當作觀展的伴手禮。
資訊所古倫維團隊利用大型語言模型開發的導覽系統「互動沉浸式人工智慧系統(Omiyage)(攝影:闕宇彤)
-讓AI描繪音樂――轉換聲音為圖像的多重音高偵測技術
AI也能輔助我們學習、理解和製作音樂。書展現場展示的多重音高偵測技術,是由本院資訊所蘇黎副研究員與團隊一同開發,可用於各種音樂訊號,透過AI刻劃出每一道聲響結構,並將聲響即時轉化成樂譜或視覺化內容。
有了這項技術,人們可以更精確地描述演奏者在演奏時的音量、顫音怎麼使用、或是如何控制音長。此外,原本在記錄缺乏譜例的傳唱民謠時,需耗盡大量人力,如今,AI也能輕鬆幫我們完成轉譜工作,甚至能提供譜例之外的更多資訊。由於偵測技術能將複雜的演奏即時轉為視覺表現,視覺與聽覺的「共奏」也成為可能,在娛樂等應用領域中具有龐大潛力。
資訊所蘇黎研究員與團隊開發多重音高偵測技術,將聲響即時轉化成樂譜或視覺化內容。(攝影:張倍瑄)
以上提到的物件偵測系統、微型感測器、ChatGPT、多重音高偵測技術都還在發展當中,待這些AI輔助工具更加完善普及,我們能夠以更少的時間、人力成本,從偵測、整理、歸結、視覺化到推廣,加速完成過去難以兼顧的工作。
AI帶來的潛在隱憂
-人類發展的「奧本海默時刻」
本次主題講座第一講,《拯救我們的自由:數位時代的起床號》一書作者,德國著名自由人權作家彼強.莫伊尼(Bijan Moini)親臨書展現場,他強調「問題不在科技本身,而在使用它的人」。
例如,企業透過演算法分析消費者偏好,精準投放廣告。在虛擬空間中,無論是自願或非自願,人們都被轉化爲「數位自我」,以至於做決定的人不再是我們自己而已。又或是極端的民粹主義者,可能藉由科技散播仇恨思想、操縱社群媒體。莫伊尼強調,面對這樣的時代,「最艱困的戰役將會是對抗我們自己的易操控性」。
《拯救我們的自由:數位時代的起床號》由德國著名自由人權作家彼強.莫伊尼(Bijan Moini,左三)所著,中研院法律所所長李建良翻譯(右二)。(攝影:闕宇彤)
-大者恆大,麻煩指數急上升
「問題不在科技,也不在突然問世的生成式AI,問題本來就在那,只是藉由AI,問題以超越過去的尺度及規模,浮現在眾人眼前。」書展主題講座其中一講,歐美研究所洪子偉研究員指出,當今華語大型語言模型可能遇到的困境,中國人口積數眾多,又長期受言論控制、思想審查,大量符合官方意識形態的文本成為機器學習素材,可能會影響華語世界的民主與多元特性。因此,洪子偉老師呼籲,臺灣政府除了華語語言模型,應更著重在臺語、客語、各族原語的模型開發。
歐美所洪子偉研究員長年關注語言以及語言帶來的歧視、偏見社會衝突。(攝影:闕宇彤)
-AI除了作為一種工具,在監管時也要注意它的使用脈絡
主題講座第二講,歐美所何之行副研究員便透過了解歐盟在制定法案時的權衡,探究人們如何在鼓勵創新和防止危害中取得平衡。原則上,風險越高,將會採用越高密度的監管機制,但以「系統風險」(risks),而非「權利保護」(rights)的方式規範AI,亦引發不少討論聲浪。
歐美所何之行副研究員在2023年底歐盟達成政治協議後,很快地為文作出回應與建議。(攝影:闕宇彤)
過於強調技術,忽略AI系統的使用情境,如漠視大型語言模型作為「語言」的使用脈絡,一如洪子偉老師提到的隱憂,僅僅強調AI技術風險,真的就足以回應其對於人類文明所帶來的衝擊嗎?
-透過讓AI「寫詩」,釐清AI與人的可為與不可為
第三場主題演講中,文哲所李育霖研究員透過討論「ChatGPT可以作詩嗎」,探詢AI的能力邊界。李育霖老師在使用ChatGPT作詩的過程中發現,語句的生成程序是使用者與ChatGPT共同完成的。它既非使用者自己獨立寫作,也非GPT單獨進行的機率運算。而且,ChatGPT在建置過程時已經歷無數人為調整,因此人們用ChatGPT生成的詩,並不能歸屬於單一或多位個別的作者,而是無數的集體性作者,而其所生成的詩,或許只能是符合某種特定目的性的創新(指令者對ChatGPT的回答已有期待),而不是服膺於藝術本身「無目的性的創作」。
李老師說,人類作為血肉之軀,冬天會冷、夏天會熱,繼而傷春悲秋,又或者觸景生情,因而有詩、有藝術創作,這是人類和AI最大的不同。
-人形機器人的出現將改變人類關係
延伸李育霖老師的討論,文哲所劉瓊云副研究員在主題演講中也留意到人心的「善動」。因情而生的各種生命難題——陪伴教養、痛楚創傷、疾病死亡,並不因發展AI完全解決,反之,在AI機器人技術越來越先進、與人的分工越來越模糊時,人們倒可能以機器人無意識、無感覺為由,對之洩憤與洩慾。如斯所帶來的,實為人類整體的道德退墮。
劉瓊云老師從古典文學入手,自唐代故事〈真真〉、清初蒲松齡〈聊齋誌異•畫壁〉說起,透過人類與物、與非人、與精怪相處的故事,以此想像人類與AI可能的相處模式,藉此對映我們在AI未來社會的因應之道。劉老師期望講座聽眾能從遊歷異世界過後的視野,回頭觀照思考,現今世界中「人」的問題從何而來?而又可能往哪裡去?
小結
AI發展速度超乎我們所想,透過2024臺北國際書展的策展及講座,希望能使大眾一窺AI技術帶來的便利,同時思考及應對AI可能帶來的風險,以更自信地面對AI社會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