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https://ipicbox.tw/picfiles/image/00/0f/42/68_7PAGHJTQNN90_source.jpg

【會後報導】太平洋鄰里協會2021年年會暨聯合會議

發佈日期:2021/12/13
發佈者: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報導/林彥辰、江咨靜   

 

由中央研究院主辦之「第廿七屆太平洋鄰里協會年會暨聯合會議」(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2021 Annual Conference and Joint Meetings, PNC 2021)業於2021年9月28日至30日順利完成。本屆年會首度全程採線上視訊(Webex)方式進行,來自環太平洋地區的相關研究機構逾10個國家15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在20個場次中就跨領域資訊科技的研究方法、最新數位人文的研究成果及資料庫管理等各項主題,進行對話與交流。

 

本屆年會匯集環太平洋地區逾10個國家150多位專家學者,探討永續數位遺產議題。 

 

大會主席暨本院副院長黃進興引言揭開大會序幕,首先,對於各界先進與會員機構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仍克服不同時區的問題,撥冗以視訊方式共襄盛舉,特表謝忱。他接著扼要地介紹太平洋鄰里協會的緣由與使命,表示PNC為一歷史悠久的學術聯盟,並與中研院有密不可分的關係。1993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Curtis Hardyck與Lewis Lancaster共同發起成立PNC,期能促進環太平洋地區各會員國之間的學術與文化交流,1997年起PNC總部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轉移至中研院,並承接執行各項會務,包括每年在環太平洋地區不同國家辦PNC年會。

 

本院院長廖俊智於開幕式致歡迎詞。 

 

本院院長廖俊智隨後發表開幕致詞,表示本屆年會強調數位遺產永續保存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在簡要介紹3位專題演講主講人與各場次主題時,他重申PNC將持續深化環太平洋地區各會員國之間的合作,致力整合區域性研究,並朝向更具人文視野的方向發展。

 

世界級專題演講

本屆年會以「永續數位遺產」(Sustainable Digital Heritage)作為大會主題,很榮幸邀請到3位世界級專家學者,從不同面向進行探討。第一位專題演講主講人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文化學系終身榮譽教授(Professor Emeritus,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UC Berkeley, USA)、電子文化地圖協會創辦人(Founding Director, Electronic Cultural Atlas Initiative, ECAI)Lewis Lancaster,為國際知名的佛學研究泰斗。也是PNC創辦人之一的Lancaster,以「敘事保存(Preserving the Narrative)」為題發表演說,談到現代資訊與科技發展背後所隱含的敘事的重要性。儘管PNC與其它機構的研究目標隨著時代或有所改變,然而需要保存的不僅僅是硬體升級的相關訊息,數位時代乃因人類活動而生,我們更需要完善地保存人類活動背後的故事,以了解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生活。

 

第二位專題演講主講人是瑞典數位遺產中心執行長(CEO, Digital Heritage Center Sweden)、北歐博物館數位卓越創辦主席(Founding Director, Nordic Digital Excellence in Museums)Halina Gottlieb。她長年與學術機構、政府部門、展場中心及研究計畫等單位合作,為一著名數位遺產專家。Gottlieb以「為數位遺產打造一個永續未來」(Desig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in Digital Heritage)為題,談到將互動科技引進博物館,乃是由媒體工程師、研究人員以及創意產業等共同合作的成果。北歐社會積極倡議這樣的模式,希望藉由人類社會永續轉化知識達到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她認為,數位遺產與跨領域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發展出「知識鐵三角」,也就是教育、創新與研發等三個部門之間更好的互動模式。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討論政府部門的數位資產公開分享。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受邀擔任第三天場專題演講之主講人,以「數位社會創新」(Digital Social Innovation)為題發表演說。她以振興Perl與Haskell程式語言聞名,擔任政務委員期間致力改善公民社會中開放資料與開放資源的主動權。在專題演講中,唐鳳提及臺灣現有的PTT論壇、g0v零時政府等公共數位基礎建設,以及政府部門專對社群媒體上公眾輿論的回應等,說明如何透過靈活的群眾知識,來帶領臺灣渡過疫情危機與深化民主發展。她更一步說明如何利用社群媒體以「幽默反制謠言」的做法,來加強凝聚共識與對抗假訊息的散播。當數位資訊可以公開取得,建立起公民社群對共享資料的信任度,對一個現代化多元社會極為重要。

 

首開先例舉辦PNC圓桌論壇

本屆年會另一特色為首開先例舉辦PNC圓桌論壇,並同時在臉書公開直播。圓桌論壇由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項潔主持,分別從學術界、政府部門與產業界三個面向,討論關於數位文化遺產與數位管理永續發展的議題。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斯塔東亞圖書館館長周欣平於圓桌論壇場次,發表數位生命週期計畫。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斯塔東亞圖書館館長周欣平將現代數位生命週期與具有數百年歷史的印刷生命週期進行了比較,並指出穩定的標準對於長期保存印刷內容至關重要。他建議採用可信的數位資料庫的通用標準,但也提出了認證標準和區域性差異的問題。

 

吳芷綺女士代表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李育杰出席與會。她表示,在現代社會無論私部門或公部門都不斷產生與使用數據資料,這些資料均存在由市場定義其價值、且可能被盜用的風險,從臺灣政府對生物數據的處理,可以窺見隱私和網路安全問題使資料管理變得複雜。

 

藍星球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浩則觀察到現代數據資料基礎設施已經從對簡單的儲存考量,轉向資料管理問題。他對由上而下的方法(決策者決定資料定義)與更理想的由下而上的方法(開放資料可供跨部門和不同組織之間使用),進行了比較。

 

不同於其它場次僅有報名註冊者方能於Webex發言提問,圓桌論壇歡迎所有臉書上參與者提問。席間的討論包括了安全標準、過時媒體的淘汰,以及如何透過篩選與分配來強化數位文化遺產永續保存等。  

 

數位徵稿迴響熱烈

儘管本屆年會規模略有縮小,但今年的論文發表仍維持PNC歷年著名的資訊科技與數位人文的國際和創新方法,共收錄9篇論文,分成3個發表場次進行。 

 

英國杜倫大學資訊科學系助理教授德龍說明知識庫使用時日期用法與格式的歧義。 

 

第一個發表場次以「中國古代史料擷取」為主題,探討如何以數位方式對中國歷史文本加以註解和分析。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黃文儀發表「中國中世紀早期(公元 300-600 年)比丘尼的周遊路徑追蹤」論文,將自動標記和事件撷取技術應用於佛教傳記文本,以生成時空數據資料來追蹤僧尼之間歷史旅程的差異。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GIS專題中心資訊工程師蔡融易代表發表「《史記》時空資訊平台之設計與構建」論文時,提到如何在歷史文本中,以數位工具詮釋與撷取時空數據資料來繪製地圖。英國杜倫大學資訊科學系助理教授德龍(Donald Sturgeon)發表了「集結群眾智慧建置中國歷史的鏈結開放知識庫」論文,藉由學術群開放資料庫的建構,來解決使用中文全文知識庫時日期和其他資料註釋產生的歧義。 

 

第二個發表場次以「運用語義網技術重新組織文化資源」為主題,檢視文化資料集在重組時,無論是經由遠端閱讀技術、語義知識本體或是社會認知語法模型,如何揭示新的研究觀點。日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副教授山田太造在「以人名權威資料庫促進日本歷史的資料驅動研究」中,試圖從31個日本的歷史資料庫,擷取所有人的姓名及相關後設資料,以建構姓名權威資料儲存庫。韓國延世大學圖書館資訊學系訪問教授Robert B. Allen博士在「陶器製作的語義模型」中,描述如何結合美國蓋提研究中心(Getty Research Institute)的「藝術與建築索引典」(Art & Architecture Thesaurus, AAT)的術語和建議上層共用知識本體(SUMO),構建一個陶器製作時所需的原型知識組織系統。國立高雄大學西洋語文學系教授Oliver Streiter在「澎湖聚落作為社會認知語法的表述:環境條件與文化實踐的結合」中,檢視了當地居民與環境間相互作用的社會信念,並將之與實際統計分布進行比較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生Jared Yee(余健生)討論軟體的限制導致電玩無法繼續使用。 

 

第三個發表場次以「現代資料的擷取與保存」為主題,展示了在各個領域推動與創新的技術與研究主題。日本京都大學東南亞地域研究研究所教授原正一郎在「自網絡報紙文章擷取地名與定位之方法研究」中提到,利用一種新方法,透過計算所有文本中欲擷取的地名在地理上的中心位置,並假設最接近中心點的地名就是最精準的資料,以消除新聞文章中出現地名的歧義。日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関野樹在「以時段關係釐清不確定的時間資料」中,介紹在其他時間間段基礎上可以縮短時間間段的公式,例如:相對於母親壽命,限制孩子的壽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生Jared Yee(余健生)在「不相容—臺灣電子遊戲保存之挑戰」中,提到許多科技甚至是政治上的限制,妨礙了電玩的取得與使用,及其對數位媒體保存的影響。 

 

隨選隨看的線上視訊海報發表

 

本院民族學研究所「人類學家的錢包」數位宣傳海報。 

 

由於本屆年會為線上視訊會議,註冊報名者得以隨時在PNC 2021官網上觀賞所有海報發表。今年共有15篇海報發表,以PDF和影片方式呈現,亦在3天的Webex視訊會議上播放。今年的海報投稿者大多來自臺灣,凸顯臺灣投入數位人文領域的卓越成效。因其數位化的性質,這些海報無論在尺寸或格式上,得以更加廣泛運用。例如,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Alan Potkin(艾倫·波特金)的「歐威爾忘憂洞的挖掘和建檔」,將QR code加入電子書和其他數位媒體。也有數篇海報介紹結合新技術的互動式教育博物館展覽,如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與國立臺灣大學共同製作的「應用加強真實技術之引進實境角色為博物館導覽」和「VR360博物館的創新多元視聽指南」,以及本院開放博物館網站內的線上展覽海報。另有以數位人文資料庫分析歷史計畫為主題特色的海報,如本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增加農業生產:現代中國農業促進和附加值計畫」,研究中國戰後的農村復員情況。 

 

專題議程:從圖書資訊、數位教育、生物多樣性及宗教出發

本屆年會邀請相關領域著名的機構和學者合辦了4場專題議程,分別就數位圖書資訊、數位教育、生物多樣性保育及區域性宗教系統等方面的最新研究發展進行交流。國家圖書館籌組了第一場專題議程「數位圖書館:知識時代下的國家記憶與城市遺產」,邀請來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新加坡國立圖書館及美國國會圖書館等代表共同與會,討論圖書館和博物館如何成為文化遺產的集體記憶。隨著檔案管理數位化,圖書資訊管理不僅要採用數位資料庫(如臺灣文化部的「國家文化記憶庫」,更要開放群眾外包鏈結的合作模式(如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紀錄COVID-19集體經驗」的計畫)。 

 

新加坡國立圖書館典藏與出版組館員Janice Loo說明如何利用群眾知識與社群媒體,來彙集COVID-19疫情相關紀錄。 

 

第二場專題議程由教育部籌組,主題是「從數位學習研究到實踐」,討論課堂內數位學習資源的發展,並邀請各大學院校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會,介紹可用於教學的線上平台和數位學習資源,如模擬實驗室或社群媒體。此外,也探討如何透過學習分析,來測量不同的自調式學習模型,並指出社會網絡分析和其他數位演算法也可進一步用於評量或預測學習表現。

 

第三場專題議程是由本院院士周昌弘籌組,主題為「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發展,同時也討論瀕危物種保育的策略,包括以DNA(Deoxyribonucleic acid,去氧核糖核酸)指紋識別來追蹤有機生物體的自然或非自然運動。同時,也指出碳封存和防洪功能相當重要的臺灣紅樹林,因為政策權衡的人為因素,面臨生存環境條件的惡化。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系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吳疆展示杭州地區不同時期佛寺的分布情形。 

 

第四場專題議程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系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吳疆籌組,主題是「中國杭州地區宗教系統的GIS研究取徑」,介紹亞利桑那大學執行的杭州地區宗教系統繪圖研究計畫,這是首次在這極具代表性的地區進行宗教文化的系統調查。本場次介紹該計畫的概念和方法,包括區域宗教系統(Regional Religious System, RRS)、GIS製圖數據視覺化技術、地方誌和官方記錄的地理語法分析技術,如何運用在社會、經濟或政治架構模式中,例如民間信仰的水神廟宇幾乎都離市場不遠。

 

ECAI系列工作坊

PNC與電子文化地圖協會(ECAI)合作多年,ECAI為一個全球性的數位人文聯盟,致力於創建數位地圖網絡的圖書資訊資料庫。ECAI於本屆年會籌組6場工作坊,邀請專家學者分享其實踐知識和經驗,並關注遺產保護基礎設施、文化影像、時空文化圖譜,以及對文化遺產資料庫的投入、分析和保存等議題。

 

前2場工作坊由ECAI創辦人Lewis Lancaster主持。第一場工作坊主題是「文物保護基礎設施」,探討遺產保存的理論概念,並介紹2個數位平台——「世界歷史地名誌」與「亞洲經典傳承圖書館」。第二場工作坊主題是「文化影像」,研究了佛教遺址的圖像文獻,從對印度早期洞穴建築的分析,到佛教海線絲綢之路博物館展覽的3D模型和全景攝影技術。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歷史系教授Steven Hackel說明如何利用「早期加州文化地圖」(ECCA)虛擬化歷史資料。

 

第三場工作坊是由ECAI技術總監Jeanette Zerneke主持,主題是「遺產和資料保存:合作、研究資料庫和定製系統」,重點列舉一些代表性的數位保存成果,例如從早期加州文化地圖,乃至臺灣墓碑、Depositar與ECAI的資料庫入口,以及東亞和東南亞小數據研究聯盟(Research small Data Allianc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RsDA)的跨機構研究方法。第四場工作坊主題為「社區遺產時空地圖繪製與福爾摩沙意識」,由國立政治大學亞太時空研究室創辦人卜道(David Blundell)主持,展示跨區域遺產保存工作的成果,包括以GIS繪圖技術應用於臺灣寺廟和南島導航網絡,以及臺灣出現在荷蘭新聞的大數據分析。

 

第五場工作坊再次由Lewis Lancaster主持,主題是「文化遺產資料:建置、分析和保存」,藉由數位工具輔助,如NTI閱讀器和數位梵文佛教全集,檢視佛教文本不同的版本與詮釋。最終第六場工作坊主題是「文化遺產資料與保存」,由獨立學者Alex Amies主持,介紹數位人文工具的發展,如運用於佛教文本抄寫的磧砂藏‎編碼法,以及透過NTI視覺化程式來定位佛教文本及出版資源。

 

PNC賦予「進一步探索的靈感」 

本院副院長黃進興於閉幕式致詞。 

 

PNC籌備團隊將3天的活動精彩片段集錦,以動態短片於閉幕式即時呈現。PNC大會主席黃進興致詞時表示,本屆年會涵蓋多元主題與跨領域研究成果的交流,不僅獲益良多,對未來的研究也有啟發創新之效。最後他再次強調,PNC將持續作為相關研究社群共享知識資源的平台,「一如初衷地持續促進各會員之間更緊密的交流與合作」。 

 

 

回近期消息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