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https://ipicbox.tw/picfiles/image/00/0f/3f/dc_7PJO6IGQOMWA_source.jpg

【活動公告】2019中研院院區開放:「有構厲害」數位互動特展、「彭鏡毅博士的學術生涯」展覽(10/26)

發佈日期:2019/10/24
發佈者: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日      期:2019年10月26日(星期六)09:00-16:00

地      點:生態時代館2樓會議展覽區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圖書館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同場加映!本中心攜手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圖書館、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將開放博物館「生物多樣性數位博物館」的數位內容轉化為實體展,於院區開放日推出「有構厲害|植物學家的人類學之旅」數位互動特展、「數位博物館人物誌:彭鏡毅博士的學術生涯」展覽。

 

「構樹」,是臺灣最常見的植物之一,又名「鹿仔樹」,為荒廢空地或林地中的優勢種,卻也是最為人視而不見的植物。你能想像路邊牆腳下那棵從不留人眼光的構樹,其DNA中,竟乘載著人類遷移史上最偉大的一段航程嗎?

 

中研院生多中心副研究員鍾國芳與其團隊2008年開始投入構樹研究,後陸續於國際期刊發表研究成果,結合植物學、植物分類學、DNA親緣地理學、演化生物學、語言學、考古學、人類遺傳學、民族學等的跨領域研究,以構樹的親緣地理反映了南島語族遷徙的全貌。2018年則透過執行「關於研究的想像-生物多樣性數位博物館」計畫,與本中心合作,建置了開放博物館「生物多樣性數位博物館」網站,並將相關研究成果於其上進行典藏、展示。

 

「有構厲害|植物學家的人類學之旅」數位互動特展,即運用開放博物館「生物多樣性數位博物館」上的數位化藏品,透過不同環節,帶出構樹相關知識,以及其與南島語族遷徙的重要關聯性。

 

此外,院區開放日當天,生態時代館亦設有「數位博物館人物誌:彭鏡毅博士的學術生涯」展覽。已故彭鏡毅博士為生多中心研究員,亦為世界知名的植物分類學家,在菊科(Asteraceae)、柳葉菜科(Onagraceae)水丁香屬(Ludwigia)、秋海棠科(Begoniaceae)秋海棠屬(Begonia)的分類研究享譽國際。現場除了展示彭博士所採集的模式標本,如台灣水龍(Ludwigia ×taiwanensis C.I Peng)、狹葉艾納香(Blumea linearis C.-I Peng & W. P. Leu),也將展示開放博物館「生物多樣性數位博物館」中新收錄之相關學術資料與數位策展。

 

首期策展以「水丁香屬」與「菊科」植物研究為主題,鋪陳出彭博士於碩、博士班求學生涯與進入中研院服務前期之研究成果。目前匯入彭博士所採集之標本、野外調查研究照片、發表文獻等,高達4,300多筆的數位資源,將於院區開放日正式上線,民眾可一覽為快。

 

相關藏品與數位展覽為「數位博物館人物誌:彭鏡毅博士的學術生涯」計畫的執行成果。該計畫希望藉由爬梳回顧彭博士的研究歷程,為後人留下當代植物學家的典範故事,並讓社會大眾得以一窺植物分類學研究的世界。

 

 

相關連結:

 

2019中研院院區開放官網:「有構厲害|植物學家的人類學之旅」數位互動特展

2019中研院院區開放官網:「數位博物館人物誌:彭鏡毅博士的學術生涯」展覽

 

 

回近期消息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