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http://ipicbox.tw/picfiles/image/00/0f/11/03_7P1BXWD4VLW9_source.jpg

【特別報導】臺灣人文資訊學先驅 謝清俊榮獲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發佈日期:2017/12/29
發佈者: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報導/房翠瑩 

攝影/房翠瑩、盧履彥 

行政院長賴清德(左)頒發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予本中心顧問謝清俊。謝清俊致詞。謝清俊與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蔡克銓(右四)為首的另一獲獎團隊合影。謝清俊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昔日戰友林富士(左起)、黃寬重、張善政、林誠謙與項潔共聚一堂。本中心召集人林富士與謝清俊接受非凡電視台專訪,以製作紀念特輯。謝清俊與林富士、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前所長黃寬重、「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建置者莊德明翻閱本中心的數位典藏出版品。謝清俊與本院資訊服務處團隊等合影。

 

謝清俊研究員缺乏一長串的國際一流學術期刊論文,沒有傲人的國內外學術桂冠。但三、四十年來,臺灣人文資訊學的發展有今天領先世界的成果,缺乏謝研究員,這篇歷史是寫不成的。

~杜正勝(中研院院士)

 

本中心顧問、本院數位典藏諮議委員謝清俊,以其在臺灣人文資訊學的開拓及奠基者角色,以及推動國家文物典藏數位化工程的重要成就,榮獲「2017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為表揚我國科技人才的最高榮譽,頒獎典禮於2017年12月27日在行政院大禮堂舉辦,由行政院長賴清德頒獎表彰。

 

賴清德對謝清俊在科技領域的貢獻極為肯定,直言其為中文字形及資訊編碼的研究先驅者、兩岸人文資訊研究的領航者,更是將文化及科技結合的第一人。 

 

一座獎盃的榮耀,見證的是謝清俊的初時遠見,以及投入數十載光陰為臺灣開創數位文化領域的深耕不輟。其個人生命的深度與厚度,也於焉映照展現。

 

「我對博士論文指導老師一直很歉疚,因為他授予我的,我到後來都沒好好去做,反而一頭栽進了人文與電腦的領域,也就出不來了,一輩子就在裡面。」

 

謝清俊,1941年生於中國湖南,1949年隨父遷臺,1973年獲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計算機科學組國家博士學位。出身資訊科學領域的他,在1970年代參與推動臺灣的中文電腦計畫,催生中文字形產生系統,並於國際漢字標準碼爭奪仗中,打敗日本,讓臺灣制訂的「中文資訊交換碼」(CCCII)被國際採用,解除了中文系統採用日本漢字編碼方式的危機。

 

1983年,謝清俊從臺灣技術學院(臺灣科技大學前身)轉任至本院資訊科學研究所,並帶領計算中心,與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毛漢光攜手,以二十五史打先鋒,創設漢籍全文資料庫。這不僅是其個人研究從科技走向人文,亦為臺灣資訊科學與文史研究的結合立下里程碑,為往後的合作提供了堅實基礎,從而確立了1990年代臺灣漢籍資料庫在國際的標竿地位。

 

進入21世紀後,臺灣傾全國之力,展開「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在謝清俊的帶領推動下,國家的重要文化資產,包括文物、古籍、書畫、音樂、舞蹈、電影、建築、生物、地質等,得以透過數位科技,大規模地被電腦典藏,並開放近用。此舉對臺灣多樣的文化、生物的永續保存與擴大研究,帶來嶄新面貌。

 

「謝清俊幫助人文學者把過去的資訊更活化,後來更帶動了世界性(潮流)。」本院院士杜正勝接受非凡電視台訪問時即表示,這是謝清俊的一大貢獻。

 

謝清俊以跨領域學術視野,開創了人文資訊學,界定跨行業通用的資訊定義。從基礎的中文字形與中文資訊編碼整理,到漢籍全文資料庫建置、國家文物典藏數位化工程推動,再到佛學義理的系統處理,他把人文學者所理解的豐富文化資產和見解,彙整建構在電腦,形成有系統的知識本體,幫助人類文明走向嶄新境界。

 

謝清俊雖是播種者、灌溉者,然而,卻非一位收割者。本中心召集人林富士感慨道,「很多計畫沒有他的名字,很多國際漢學研究者每天都在用漢籍資料庫,可是從來都不知道它主要來自謝清俊的貢獻。」

 

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自1976年開始辦理,藉以鼓勵科技人才長期持續從事研究發展工作,獲取更輝煌的成果,造福國家社會。今年此獎項由39組團隊角逐,競爭激烈。另一獲獎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蔡克銓所帶領的研究團隊,該團隊所研發的挫屈束制支撐技術,能顯著提升建築物的抗震能力。

 

賴清德強調,文化是民主的靈魂及社會的根,科技是推動國家進步的力量,希望此二獎項能做為臺灣社會的榜樣,吸引更多人支持及投入相關研究,讓臺灣更勇往前進。

 

 

 

 延伸閱讀:

【曹銘宗專文】謝清俊的遠見與承擔

 

 

回近期消息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