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http://ipicbox.tw/picfiles/image/00/0f/0a/3c_7PQRE11ITL00_source.jpg

【特別報導】臺灣數典先鋒,再現原音原貌——紀念潘英海先生

發佈日期:2017/11/24
發佈者: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先鋒潘英海先生。潘英海先生擔任「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生活與文化主題小組召集人時,每季(甚至每月)召集不同單位成員進行交流。2009年7月的生活與文化主題會議上,小組成員示範數位攝影方式。潘英海先生2011年率領「生活與文化主題小組」到金瓜石,實地了解組內計畫「臺灣最重要金礦-金瓜石-九份之特殊地質與礦業活動遺跡數位典藏與學習」的數位化工作流程。潘英海先生記錄了新竹縣五峰鄉北賽夏矮靈祭十年大祭。《道卡斯蓬山社群古文書輯》潘英海先生於2006年「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培育高階研習營」與學員合影。「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培育進階研習營」(屏東場)課程結束後學員合影。潘英海先生於「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培育進階研習營」(花蓮場)始業式上致詞。潘英海先生致力於提升原住民的數位化專業能力。潘英海先生於「數位風潮 原貌再現」成果展上致詞。

 

在臺灣推展數位典藏的道路上,潘英海(1954/2/12-2017/11/7)先生,是不能被遺忘的名字。

 

國際知名人類學家潘英海先生,終生致力於臺灣原住民文化研究,更是原住民資料數位化的重要推手。他不僅啟動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的數位典藏工作,在國家數位文化建設工程上,亦未曾缺席。

 

從1998年「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到2002年展開的十年「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潘英海先生全心貢獻所長。他先後擔任「內容發展分項計畫」人類學主題小組召集人、「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生活與文化主題小組召集人,發揮自身號召力,集結國家文化機構與民間文化單位,參與數位化工作流程的建立,並貢獻數位化成果至「典藏臺灣聯合目錄」,展現原住民、客家、閩南、外省等族群生活與文化的多元風貌。

 

潘英海先生個人的田野資料採集,則以原住民文化為大宗。在「典藏臺灣聯合目錄」上,僅以其姓名進行搜尋,即有1,011筆資料,包含原住民14個族群,面向廣泛。其中有近700筆是他走訪原住民部落時所記錄的傳統儀式的影音資料與口述訪問,如豐年祭、矮靈祭、戰神祭、祈雨祭等。其著作有與陳水木先生合編的《道卡斯蓬山社群古文書輯》、《道卡斯後壟社群古文書輯》等。書中對契約原件與約文內容的解讀,可藉以考察各社活動領域或地貌,從而刻畫出部落組織型態、社群勢力消長等,皆為研究平埔族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料。

 

這些資料不僅留下原住民傳統聚落組織與文化的印記,對族人探索自身文化面貌也有極大貢獻。

 

除了投入原住民文化數位典藏,潘英海先生更積極提升原住民的數位化專業能力,希望縮短其數位落差。2006年,他與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林富士等合作,執行國科會「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培育計畫」。於6至10月間,在花蓮、臺東、南投、屏東及臺北,舉辦基礎班、進階班、高階班共6場「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培育研習營」,針對地方文史工作者及民間團體,提供數位典藏資訊技術及實務訓練。從計畫書撰寫、數位化前置作業、照片影音等物件的數位化流程,到後設資料建置、原住民辭條著錄、授權機制、數位內容加值應用等,35門課,共有23位專家投入,都由潘英海先生費心匯聚各方資源而成。

 

「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培育計畫」執行時日雖短,收穫卻豐。211位學員完成研習後,在各自領域中發揮所學,為原住民數位典藏貢獻己力。

 

此外,他也積極投入社會教育。在政治大學廣電系的《中國時報》攝影底片數位化資料中,有一則聲援社區大學預算的新聞,還留下潘英海先生的身影。

 

臺灣推展數位典藏的路上,潘英海先生一直都在。如今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

 

 

回近期消息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