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http://ipicbox.tw/picfiles/image/00/0f/0a/2f_7PK_TAK6TLRN_source.jpg

【活動報導】都市博物學正興起 「臺灣生命大百科」冀更多公民科學家投入協作

發佈日期:2017/11/20
發佈者: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報導/許正欣、葉恩慈、房翠瑩  

照片提供國立臺灣博物館 

自然科普作家黃仕傑藉由對昆蟲的日常觀察,領略都市的自然生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蔡孟穎耗時10年,研究入侵種紫花酢漿草。中興大學昆蟲系都市昆蟲學研究室副教授李後鋒指,公民科學家的參與為臺灣白蟻防治提供了解決契機。臺灣生命大百科專案經理許正欣介紹該平台的豐碩內容。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鍾國芳特地帶來構樹枝葉,說明此城市隱者與南島語族之遷徙的關聯。臺灣生命大百科計畫發起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廣昭致詞。林務局簡任技正羅尤娟致詞。現場觀眾踴躍提問。大人及小孩排隊領取本中心特製之臺灣生物著色明信片。

 

身處水泥叢林,要如何觀察自然?都市裡的生物靠什麼生存?我們能否與之接觸?應否餵食?所有的問號其實都可以有答案。

 

本中心臺灣生命大百科與國立臺灣博物館於10月28日合辦「都市博物學家—2017臺灣生命大百科教育推廣暨交流工作坊」,從都市動植物的觀察、研究,談到公民科學家培育,帶領觀眾走了一趟都市博物學之旅。

 

自然科普作家黃仕傑透過一張張照片,暢談自己從小到大與昆蟲的相遇。從吸血撐大肚子的蚊子、放在手上爬就不會啟動防禦機制刺痛人的刺蛾幼蟲,到一隻腳輕觸水面的水蜘蛛(水黽)等,每一段觀察時光都是生活的吉光片羽。都市的自然存在於周遭日常,原來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是觀察自然的好時機!

 

要解生物大哉問,觀察為第一步

只要細心觀察,分隔島、公園綠地、荒地或山徑邊坡,亦藏著植物科學的大哉問。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蔡孟穎以「一草一世界」為題,分享其十年磨一劍鑽研入侵種「紫花酢漿草」的故事。紫花酢漿草的花柱異長有三型性,導致生殖系統複雜,不同高度則無法生殖,箇中原由目前仍莫衷一是。她觀察草地、到野外採集、設計實驗、分析數據,幾經嘗試人工授粉,終於做出紫花酢漿草全世界第一筆種子資料。 

 

在城市裡光是觀察草地紀錄,就能感受一歲一榮枯的故事。蔡孟穎鼓勵更多人成為公民科學家。

 

公民科學家的力量,對科學的幫助已不容小覷。近年致力於白蟻生物學與防治研究的中興大學昆蟲系都市昆蟲學研究室副教授李後鋒,在「都市裡的昆蟲學家」演講中指出,透過問卷調查、臉書網友交流及白蟻鑑定服務網,集結了大量第一手白蟻情報。累積3年的數據成果,多源自於民眾及防蟲公司的熱心參與,為臺灣都市害蟲問題提供了解決的契機,讓科學研究真正在生活中產生影響力。

 

其實,國際生命大百科(EOL)的全球合作夥伴之一「臺灣生命大百科」(Taiwan Encyclopedia of Life, TaiEOL),於2011年由中央研究院與農委會林務局共同創建時,即希望結合專業社群與民眾協作,以一物種一網頁的方式,打造與國際連結的臺灣本土生物線上百科全書,以促進生物多樣性科普教育、保育及永續利用。

 

在160位分類研究者與公民科學社群協力下,此平台迄今共收錄物種解說21,146筆,涵蓋臺灣58,000多種已知物種的三分之一,並採用「創用CC公眾授權條款」,免費開放各界近用。

 

開放授權+專業社群+公眾協作

雖然國內已有「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TaiBIF)、「臺灣物種名錄」(Catalogue of Life Taiwan, TaiCOL)等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累積不少名錄、標本典藏及物種觀測之原始分佈資料,惟較為專業取向,科普性不高。民間的科普圖資則基本上開放性不足,多有版權限制,或散佈於各大論壇及個人網站,資料正確性亦不易判別。臺灣生命大百科做為整合平台,不僅資料集中,內容更兼具權威性、正確性及科普性,除學門知識,還深入淺出介紹各物種的特徵、習性、分佈、棲地等,搭配優質照片,使用者一覽之下即可重點掌握相關物種在臺生命史。至今已累計90萬瀏覽量,全球訪客人次達23萬,每年維持穩定增長,並開放介接介面供各單位使用。

 

臺灣生命大百科目前由中研院與林務局支助,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協助平台內容徵集與審核,本中心負責平台營運、內容加值運用與推廣教育。近年來已在全臺各地舉辦8場推廣暨交流工作坊,並積極進入校園推廣、參與各大論壇及研習會等。本次與臺博館共同推出「都市博物學家」工作坊,即希望藉此將臺灣生命大百科的豐碩數位內容普及至更多不同族群,並提高大眾對周遭自然環境的敏銳度,誘發其對科學的探索動機,展開公民科學家培力的第一步。

 

臺灣生命大百科專案經理許正欣指出,該平台將更努力往公眾協作運行模式邁進,期許更多公民科學家參與臺灣物種的資料建置。

 

他透露,未來也將與「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合作,由維基志工組成的臺灣生物學專案群,協助編寫與審定工作,把臺灣生命大百科的內容釋放至維基百科,促使物種條目之增修訂進入維基協作的流程。待專家確認相關條目修訂後,再挪至臺灣生命大百科。

 

「如此一來,我們得以追趕物種知識研究的進程,平台內容的更新也可永續經營。」

 

創新技術加持,平台親民更豐富

臺灣生命大百科目前正進行改版,未來將建立生物科普詞彙與百科資料的關聯性,並以人工智慧圖像抽取技術等,提供更豐富多元的推薦資訊,打造讓普羅大眾更有感、更得以近用的生物科普平台。

 

此外,亦規劃通過數位策展,以參與過臺灣自然史歷程的博物學家為起點,展示臺灣動植物與人之間的關係脈絡。許正欣表示,希望透過涵括人文與自然面向的展覽故事,引領大眾看見臺灣自然史、理解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從而更愛護自然環境。

 

正如本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副研究員鍾國芳所發現,臺北都會最常見、但最被民眾視而不見的野生構樹,DNA意外提供了南島語族「出臺灣說」的最佳證據。臺灣還有許多物種的迷人身世及價值,其實尚待挖掘。

 

臺灣的生物地圖,正待你我揮筆灑墨。一起加入臺灣生命大百科的協作行列吧!

 

回近期消息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