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http://ipicbox.tw/picfiles/image/00/0e/fd/9f_7PJAP9I8NL5C_source.jpg

【與會報導】前進第四屆LODLAM高峰會議! 本中心赴義交流取經

發佈日期:2017/07/11
發佈者: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報導/鄭暐、盧履彥、房翠瑩  

攝影/鄭暐

本中心執行秘書陳淑君在大會上分享將「臺灣數位典藏聯合目錄」轉置為LOD資料庫的過程。

 

第四屆「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國際鏈結開放資料高峰會議」(Linked Open Data in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簡稱LODLAM)已於2017年6月28日至29日在義大利威尼斯盛大舉辦。以「Fishing in the Data Ocean-The TaiUC LOD Project」晉級技術挑戰競賽五強的本中心,在大會中向全球近百位專家學者,分享將「臺灣數位典藏聯合目錄」(TaiUC)轉置為語意化LOD資料庫的過程。

 

「Fishing in the Data Ocean」是本屆賽事21個競逐作品中,唯一以自然生態為主軸的研究實作。逾4萬筆臺灣魚類數位典藏生物資料如生物標本、X光照片、生態圖像、影片、物種描述等,已透過鏈結開放資料(LOD)技術,轉置出逾100萬筆三元組(triples)資料結構,並與國際間開放資料庫進行鏈結。此TaiUC魚類生物LOD資料庫目前已開放大眾使用,除SPARQL endpoint資料語意檢索,亦提供JSON、RDF、Turtle、N-Triples格式下載。

 

各國代表專心聆聽報告。

 

LODLAM高峰會議創辦於2011年,匯集世界各國代表探討LOD在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之應用,為LAM社群兩年一度的國際盛會。歷屆大會一貫於會前舉辦技術挑戰競賽,並於會中進行兩項大會最高殊榮決選,以彰顯各國研究團隊利用LOD語意網技術提升數位人文研究的成果及最新發展方向。

 

除了本中心,荷蘭、挪威、芬蘭及中國團隊亦闖入本屆技術挑戰競賽五強。奪得「2017首獎」的,是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及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12人團隊共同打造的「DIVE+: Explorative Search for Digital Humanities」計畫。

 

DIVE+是以事件類型資料為核心的整合型數位典藏搜索平台。藉由此系統,可一舉檢索到典藏於荷蘭國家廣播公司、荷蘭國家圖書館的新聞史料,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Amsterdam Museum)、熱帶博物館(Tropenmuseum)的各類型文化遺產,不僅節省數位人文學者爬梳傳統文獻的時間,更有機會從多元史料對照中找出前人未曾注意的意外發現(serendipity)。

 

「2017開放資料獎」得主則為「WarSampo」計畫,由芬蘭總理辦公室、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及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組成的8人團隊共同完成。該團隊在2014年開始動工,利用LOD技術,從人物、事件、地點、軍隊編制、傷亡、圖片、媒體報導七個面向,匯集、串聯芬蘭軍隊在二戰期間的多元歷史資料,共產出逾900萬筆triples,並鏈結內部和外部資源,為歷史學者及民眾提供二戰史的不同觀點。

 

從上可知,目前國際間不僅蓬勃發展LOD技術或工具,更積極朝加值應用方向邁進。中國的「Genealogy Project」亦以上海圖書館的家譜資料庫為主體,建立家譜關聯數據服務平台,並結合LOD技術與第三方開放功能,讓各類型資料能有效鏈結,幫助使用者進行分項檢索。挪威的「Oslo Public Library」則以使用者為導向,建立名為LS.EXT的新型態圖書館服務生態系統(Library services ecosystem)。

 

除了展示LOD技術的國際發展與應用趨勢,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屆LODLAM高峰會議的共決制大會議程擬定,更實質體現了「開放」與「鏈結」的精神。討論主題由與會者於活動當天早上自由提出,再透過不記名投票方式決定。大會共產出39個主題討論,會議中同步發佈紀錄內容,開放大眾瀏覽。

 

與會者對討論主題進行投票。

 

 

回近期消息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