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pw/AP1GczM79TtTA6S7hJ6_ByQ9PguBHIBVLWFvY2Igcgd9bbsHOf9Yq0eYDYT188TOKYuLiyZ1ynEgZTmjFcaOmTOTp2olNhs66O0EzE7iZmg4O535hZVpQ4suyV0a2Biu4146FMPMU1WdFUdQgBQhW0Mt5B32=w1200-h800-s-no-gm?authuser=0

【活動報導】深化東亞文化詞彙對話——本中心與韓國國立文化遺產研究院(NRICH)共探多語索引典的詞彙建構方法與翻譯策略

發佈日期:2025/06/19
發佈者: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LINE

 

 

報導/王鉦勛

攝影/張倍瑄

 

本中心召集人陳熙遠(照片右四)、執行秘書陳淑君(照片右六)與韓國國立文化遺產研究院代表Yoo Hyemin(左五)及其五位團隊成員合影

本中心召集人陳熙遠(照片右四)、執行秘書陳淑君(照片右六)與韓國國立文化遺產研究院代表Yoo Hyemin(左五)及其五位團隊成員合影。

 

隨著韓國國立文化遺產研究院(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ltural Heritage, NRICH)自2023年起啟動Getty詞彙建構相關工作,初期聚焦於藝術家人名權威檔(Union List of Artist Names, ULAN)之資料整理與補充,並預計自2025年起,針對美國蓋提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發展之《藝術與建築索引典》(Art & Architecture Thesaurus,以下簡稱 Getty AAT)進行以陶瓷為主題的小規模詞彙貢獻。為因應實務發展中多語詞彙建構與語意轉譯的挑戰,該院美術文化遺產研究室(Artistic Heritage Division)於2025年4月8日特別組團來訪本中心,透過工作坊形式,深入交流多語詞彙建構方法與實務經驗。作為最早參與Getty AAT多語轉譯計畫的亞洲機構,本中心自2008年起推動建置繁體中文版AAT-Taiwan,累積超過16年詞彙建置與轉譯經驗。此次工作坊由本中心統籌策劃並安排交流議題,結合實作成果與詞彙應用方法,展現先行者的經驗與成效,亦成為韓方進一步理解在地化策略之重要契機。

 

韓國國立文化遺產研究院(NRICH)成立於1969年,隸屬於韓國國家遺產廳(Korea Heritage Service),為韓國最具代表性的國家級文化遺產研究機構,專責於韓國傳統藝術和文化資產之調查、發掘、保存與修復。其下設的美術文化遺產研究室長期致力於資料庫建構與出版,涵蓋繪畫、工藝、碑文等多領域,亦編纂多本具學術價值的藝術百科與研究專書。

 

此次來訪代表共六位,分別隸屬於NRICH美術文化遺產研究室及數位遺產研究室。韓方團隊在會前即表達強烈興趣,並列出若干關鍵提問,聚焦於AAT-Taiwan的主題分類策略、詞彙建置方法、以及人工智慧應用於多語翻譯流程中的經驗。藉由此次交流,希冀能對照當前初始階段所面臨的挑戰,探索具參考性的策略方向與後續合作可能。

 

本次對話聚焦於Getty詞彙資料庫中之藝術與建築索引典(AAT)與藝術家人名權威檔(ULAN),雙方依實務需求進行深度討論與案例分享。本中心召集人陳熙遠亦於致詞時表示,作為太平洋鄰里協會(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PNC)執行長,期盼未來能透過PNC平台,進一步促進與韓國、日本等東亞區域詞彙合作對話。

 

分享一:韓國藝術家詞彙建構經驗

工作坊首場由NRICH研究員Yoo Hyemin發表,簡介自2023年起推動之韓國藝術家資料建構與ULAN詞彙補充進程。NRICH團隊依據《韓國歷代書畵家事典》(한국역대서화가사전)為基礎,已完成逾1,100筆藝術家詞條,涵蓋畫家(painters)、書法家(calligraphers)與畫僧(monk artists)等角色(Roles),並補足包括別名、拼音、性別、範圍註與聯想關係等欄位內容。

NRICH建置與補充ULAN詞彙欄位內容(圖片提供/Yoo Hyemin)

 

NRICH建置與補充ULAN詞彙欄位內容(圖片提供/Yoo Hyemin)。

 

Yoo Hyemin指出,在實作過程中亦遇到翻譯與架構層面的挑戰。以藝術家角色(Roles)為例,ULAN現有職業分類偏向西方語境,部分東亞職業如「gisaeng(妓生)」僅能對應為「courtesan」或「prostitute」,難以準確反映東亞文化所特有之職業內涵。

 

她亦說明,NRICH計畫自2025年起啟動陶瓷相關AAT詞彙之多語貢獻作業。韓方團隊關注術語建構上,東亞語意經常缺乏對應英文詞彙、易被簡化或誤譯的問題,期望藉由本次交流獲得方法與策略上的具體啟發。

 

值得關注的是,NRICH的詞彙建構策略雖與AAT-Taiwan初期以完整翻譯Getty AAT現有詞彙為主的方式不同,然而其「從數位典藏出發、擇取在地術語進行主題式建構」的作法,正與AAT-Taiwan歷年延伸實踐之「在地化詞彙概念建置」趨勢高度契合。對此,本中心執行秘書陳淑君亦於交流中分享「中國書體」、「臺灣原住民族節慶」等在地詞彙群組建構案例與對應策略,獲得韓方代表高度關注與回饋。

左起為NRICH代表Yoo Hyemin,中間為口譯人員Kim Youkyung,右為數位文化中心執行秘書陳淑君。

左起為NRICH代表Yoo Hyemin,中間為口譯人員Kim Youkyung,右為本中心執行秘書陳淑君。

分享二:AAT-Taiwan的發展歷程與方法論

接續交流場次,由本中心陳淑君博士與AAT-Taiwan團隊成員王鉦勛,簡要回顧自2008年起推動AAT-Taiwan計畫的發展歷程與核心實作經驗。此次簡報由陳博士主持規劃,並依據韓方事前提出之提問重點,逐項回應相關詞彙分類策略、翻譯流程與方法論設計,藉此分享在地化詞彙建構的多年積累成果與實務觀點。截至目前,AAT-Taiwan已累積約35,000筆詞彙翻譯與建構成果,其中逾七成已貢獻至Getty AAT原始資料庫。 

 

與會韓方代表聚精會神聆聽簡報、即時記錄重點,交流內容聚焦於AAT-Taiwan計畫內容與詞彙應用實例。

與會韓方代表聚精會神聆聽簡報、即時記錄重點,交流內容聚焦於AAT-Taiwan計畫內容與詞彙應用實例。

 

作為AAT多語詞彙建構計畫的亞洲先行者之一(2008年起展開),本中心本次簡報聚焦於詞彙建構的方法論演進與實踐挑戰,特別回應韓方關注之初期策略與流程設計。簡報內容涵蓋多語翻譯策略、在地化詞彙建置流程,以及近年結合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於術語同義詞辨識與範圍註撰寫應用上的實驗成果。

 

考量NRICH正研議以主題式進行小規模貢獻,陳淑君博士亦特別分享陶瓷相關詞彙之實作案例,進一步解析建構過程中關於術語選詞、範圍註撰寫與分類對應等常見問題與調整方法,藉此對應雙方於在地文化語意建構上的共同挑戰。現場討論氣氛熱絡,雙方在陶瓷詞彙翻譯策略與概念對應問題展開多輪提問與深入對話,亦促成對未來詞彙合作議題的初步交流共識。

 

 

轉譯陶瓷相關詞彙案例分享(圖片提供/陳淑君博士)

轉譯陶瓷相關詞彙案例分享(圖片提供/陳淑君博士)。

 

深度交流:詞彙建構方法與策略分享

在交流討論環節中,AAT-Taiwan團隊結合多年實作經驗,針對NRICH所面臨的詞彙建構挑戰,提出若干策略建議。首先,推動在地化詞彙建置前,應深入理解AAT的層級分類邏輯。相較於以人物為核心、分類較為平面化的ULAN,AAT採知識樹結構,依語義層次組織概念詞彙,有助於詞彙準確定位,避免語意混淆與重疊。其次,團隊建議可從具體主題切入,例如韓國歷史朝代、陶瓷風格、文化職業等韓國文化核心概念,進行小規模主題式詞彙建構,作為初期實作切點。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應用方面,團隊則介紹AAT-Taiwan近年結合AI協助翻譯與範圍註撰寫的經驗。考量人工翻譯所需之人力與時間成本,未來將採「AI 預翻譯 × 人工審核」雙軌模式,以兼顧效率與語義精準度。實務操作中亦特別強調,需依據文化語境設計多組提示詞策略(prompting strategies),並透過反覆測試與調整,以強化語意掌控與文化對應能力。

 

 

臺灣、韓國學者交流詞彙建構方法與翻譯策略的經驗與心得

陳淑君博士分享詞彙建構方法與翻譯策略的經驗與心得。

 

展望未來:東亞文化詞彙國際合作契機

會議尾聲,本中心提議,未來可於PNC國際會議中共同籌組「多語索引典的東亞文化詞彙」主題論壇(panel),邀集韓國、日本及臺灣等詞彙建構機構展開跨國合作,共同討論文化概念詞彙建構、語意轉譯與國際共享的實務挑戰。

 

本次工作坊不僅是一場知識與實作的深度交會,也為東亞區域文化詞彙的共建工作開啟新契機。本中心將持續透過此類國際交流平台,推動多語詞彙方法的整合與創新,並致力讓地方知識轉化為全球語境下的可用資源,建立語意橋梁,連結在地與世界。

 

陳淑君博士於結語中指出,AAT-Taiwan與NRICH的合作過程,正是針對特定文化概念進行深度轉譯的實踐歷程。她總結道:

 

這不只是語言翻譯,而是文化知識結構的重建與共享。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LINE

回近期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