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https://ipicbox.tw/picfiles/image/00/0f/40/e7_7PQVH8962NV1_source.jpg

【活動報導】疫情下開啟臺灣數位策展新篇章 開放博物館打頭陣

發佈日期:2020/09/02
發佈者: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採訪/呂少玄、李佳穎、藍萱、房翠瑩  

報導/李佳穎、呂少玄、房翠瑩

 

本中心於518「國際博物館日」與院內外館所合作,推展「博物館 開放中」活動。「星海巡奇」展展示本院天文所近5年重大研究成果。「天外星雲 水墨人間」展呈現臺灣多媒體藝術家張榕珊所創作的系列天文視覺藝術作品。「在世界盡頭遇見星空——王為豪天文攝影展」精選本院天文所研究員於世界各地所攝之星象與天文望遠鏡影像。「直擊!文物館」翻轉博物館以「文物」為展示主角的一貫做法,呈現博物館工作的幕後花絮以及非開館日的日常。本院生多中心副研究員鍾國芳的構樹與南島語族遷徙史研究成果,先是轉譯為「有構厲害」系列數位展,再轉化為實體互動展,此番再由第三方策展人重新創作為「再訪,有構厲害」數位展。曾實體展出的「人類學家的錢包:貨幣的社會生活」展,透過「開放博物館」平台,於線上空間重新呈現。「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數位特展」運用「開放博物館」新上線的主題集功能,將實體展覽專書與實體展示動線還原重現。「臺灣藤蔓植物特展」運用故事地圖模組,並以大量局部特寫影像,呈現藤蔓攀爬特性、莖部外部特徵、橫切面形成層變異等。「臺灣早期電影音樂傳奇」展是於「開放博物館」平台上跨館選件,所進行的全新創作。「從鏡頭到畫紙──李梅樹紀念館館藏影像資料數位化初步成果展」精選特定主題,展現攝影作品與李梅樹畫作間的關聯與影響。「飲酒Bar—亞洲酒文化特展」展出臺灣及亞洲各國酒器,呈現臺灣在東亞貿易的重要位置及多元豐富的亞洲酒文化。「茶遊記—茶的超時空壯遊」討論茶的傳播與不同區域的飲茶文化,讓民眾了解臺灣茶在全球貿易版圖的特色與重量。「我是兒童 我有權利—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主題特展」邀請國內16位插畫家,將《兒童權利公約》重點權利化為16幅繪畫。「到美麗島—那些人 那些事」展透過印尼、馬紹爾、紐西蘭三位女性的島嶼記事,述說與臺灣共屬南島語族的島嶼東南亞、大洋洲的三個時空。

 

「對我們來說,『開放博物館』是一個展示的平台,可以將文物館的館藏介紹給社會大眾。無論是實體展的轉化或先導展示,或是搭配一些不同的東西如遊戲等,都可透過『開放博物館』的頁面連動出去。」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後,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歷史文物陳列館主任黃銘崇接受本中心專訪,暢談一路走來運用「開放博物館」策展的經驗。從「博物館的動物園」到「商王洗澡,要洗熱水!」、「商王武丁的藍寶堅尼」,到「通天神龜YH127」、「金榜行動」,再到此次「博物館 開放中」活動所推出的「直擊!文物館」,文物館近年來在其帶領下,屢屢於「開放博物館」平台綻開不同風貌又吸睛的線上展覽。無論是將實體展、科普文章轉化為線上展,或是以珍貴館藏打造更具敘事脈絡的線上展,甚至翻轉博物館以「文物」為展示主角的一貫做法,玩得不亦樂乎。 

 

以「開放」為號召 林富士一手創設開放博物館

「開放博物館」是一個以「開放」為核心價值,結合典藏、展示與應用功能的數位博物園區,亦為本院研究成果的轉譯與展示平台。高達九成以上的藏品檔案是以公眾授權釋出,只要遵循個別檔案的授權規範,任何人皆能自由下載使用,合作單位則能運用平台所提供的各式工具如時間軸、故事地圖、資料視覺化模組等,進行敘事或數位策展。「開放博物館」從發想到落實,是由本中心前任召集人林富士一手打下根基。

 

時間倒轉至2016年。林富士認為,相較於傳統人文研究,數位人文學除了產出學術性的研究論著,更要產出可供他人使用與利用之「產品」。而打造一個融合典藏、研究、展示、授權與創作功能的數位博物館,以開放的方式創造數位藏品自由近用與群作協作的環境,正是數位人文學的基礎建設之一。「開放博物館」在2018年於焉誕生。

 

「文物是一種公共財產,本就應採取開放的態度,讓更多人可以利用。」黃銘崇與林富士理念相投,於「開放博物館」創立之初即協助督導,2017年接任文物館主任後更積極合作,接連催生不少精彩的數位展覽,史語所珍貴典藏亦能在「開放博物館」看到。作為「開放博物館」的愛用者,黃銘崇更牽線促成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博物館 開放中」活動。 

 

「博物館 開放中」綻芳華 黃銘崇牽引而成

武漢肺炎蔓延全球之際,眾多博物館所面臨閉館衝擊,即使開館亦難以大肆號召民眾赴館參觀。此時,「開放博物館」恰好能滿足博物館所數位展示的需求。有感於此,黃銘崇積極向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蕭宗煌引薦,力推與臺灣博物館界共享「開放博物館」,讓博物館、美術館等的ON檔或即將上檔之實體展轉化為數位展,並集中展示於此開放平台,讓疫情期間「奉旨」減少出門群聚的民眾,在家即能線上一指盡攬。這在臺灣博物館界可謂別開生面,是數位策展的新篇章。

 

那是3月中下旬的事,期間本院館所亦紛紛加入行列,或重現經典回顧展,或推出全新數位展,或以公眾授權釋出珍貴典藏。在短短不到2個月內,共有16家院內外機構響應號召,夜以繼日趕製線上展覽。有賴他們的熱情參與及配合,「博物館 開放中」活動才得以在國際博物館日閃耀登場。

 

研究材料大量開放 科普展示宇宙奇觀

在有限的作業時間下,本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即一口氣推出3個線上展,展現潛藏的深厚內容實力與豐沛策展能量。當中,有匯集天文所近5年重大研究成果的「星海巡奇」圖像展,亦有精選該所研究員王為豪所攝天文照片的「在世界盡頭遇見星空」展。天文所更鬆綁典藏畫作之授權,於「天外星雲 水墨人間」展展示了臺灣多媒體藝術家張榕珊以宣紙、水墨與數位媒材,所創作的系列天文視覺藝術作品,透過「開放博物館」的藏品大圖瀏覽功能,讓觀眾近觀細節,咀嚼品味其中的幽雅與靈思。

 

談及此次與本中心的合作,天文推廣活動企劃執行黃珞文直指,這對天文所而言,是個全新的嘗試。過去該所在論文以外的成果發表,是以海報、新聞稿或社群媒體文章等為主,觸及對象以同溫層居多。「天文所希望透過『開放博物館』,觸及更多未知的讀者群,讓平常不得其門而入的人,因為網路,找到(接觸天文知識的)敲門磚。」

 

「星海巡奇」是天文所此番推出的展覽中,最具學術性質的。然而,無論是以高解析度影像呈現行星與恆星的形成過程,或展示能推論黑洞質量的超罕見「愛因斯坦環」、全球首次建立的磁星之三維模型等,該展覽皆以生動的說明,讓無專業背景知識的觀眾亦能領略天文之美。

 

也是該展覽策展人的黃珞文透露,研究成果轉譯最難之處,在於如何讓一般民眾理解複雜的天文現象與艱澀的專用名詞。天文所的解決辦法是,絞盡腦汁加入各種生活化的比喻,例如超行星爆炸所產生的「熱泡泡」、以「雙頭槍」與「漢堡」形容恆星的外貌等,多來自研究員的發想。「在篩選展覽素材時,除了圖像要夠漂亮,內容最好也不能過於理論,因為總不可能叫讀者直接看論文。」 

 

「星海巡奇」展呈現「磁星」驅動超新星爆炸的模擬圖像,藉磁場發出的能量,會產生熱泡泡,展現天文所獨步全球的研究成果。以漢堡、啤酒、雙頭槍之比喻,來形容原行星盤、噴流、磁場。

 

黃珞文表示,經過此次的合作經驗,「開放博物館」已成為天文所首選的知識推廣管道,今後將好好琢磨可以如何利用此平台,呈現更多天文研究成果。她指出,目前Google Sky Map軟體已具有不錯的互動功能,惟宇宙的時間和空間維度、跨幅都遠遠超過地球萬物的標準,如何在「開放博物館」中更精彩呈現天文領域題材,甚或進行學術轉譯,雙方需進一步思考,以激盪出更具新意的火花。

 

學術研究為中研院的核心,由於具備彈性的資料結構、各種時空展示及資料視覺化模組等,本中心所研發的「開放博物館」不僅能保留研究素材原貌,更能多層次且立體地展現研究歷程與成果,讓研究者與民眾分享其成。除了天文所於本次「博物館 開放中」活動展示重要研究成果,本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副研究員鍾國芳長期致力的構樹與南島語族遷徙史研究,亦再次轉化上場。

 

虛轉實,實轉虛 科普轉化再詮釋

鍾國芳近年從構樹的親緣分析,提供了南島語族「出臺灣說」在歷史語言學、考古人類學及人類遺傳學外的佐證。「再訪,有構厲害」線上展大量運用故事地圖模組,一次秀出世界各地的構樹標本與繪圖、研究團隊採集604份構樹樣本的旅程,並以多元素材深入淺出呈現植物學家的人類學之旅。值得一提的是,此研究成果2018年已在「開放博物館」轉譯為「有構厲害」系列數位展,2019年再轉化為實體互動展,此番再由第三方策展人擷取二者精華重新創作,實體展與數位展彈性轉換,相互充盈,充分顯現了虛實轉換間的可能性與互補性。

 

「再訪,有構厲害」展運用故事地圖模組,讓觀眾親耳聆聽與感受各地南島語族相似的語言。

 

黃銘崇亦強調,數位展的上線並不意謂著結束,它是展示階段性成果的媒介。譬如,對於以清代科舉考試為主題的「金榜行動」展,文物館館員將持續蒐集資料,待資料更臻完備後,再舉辦實體展覽,並與數位展示交互運用。他亦透露,希望任內能集合商代主題相關的既有數位展及實體展,策劃一個商代主題大展,透過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與3D技術,讓現代人更瞭解商代貴族的物質生活,並釐清過去商代歷史的錯誤解讀。對他而言,媒介只是手段,「文物館會盡可能嘗試不同的媒體呈現方式,最終目的都是要推廣館藏。」

 

本次疫情期間,文物館藉著「博物館 開放中」活動,一反過去以「文物」為主體的策展慣例,改為關注「博物館工作者」,推出「直擊!文物館」數位展,初衷即欲呈現博物館幕後花絮的多元面向,讓大眾瞭解不開館時,館員們的日常工作。策展人吳慧婷說,這次的數位展比較像是「博物館開箱」系列展的開場,並以全年齡層作為目標。

 

她認為,數位展覽的目的在於降低大眾進入專業領域的門檻,加上因應網路世代的數位閱讀習慣,如何精簡呈現內容,成了首要考量。

 

「直擊!文物館」展呈現館員們的佈展日常。圖為館員在青銅矛展櫃中匍匐前進、安置展品。

 

非一味複製實體展 數位展存在多元可能性

本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線上再現深獲好評的「人類學家的錢包:貨幣的社會生活特展」,透過人類學家於世界各地的研究,呈現貨幣的多樣性(如貝珠錢、石錢、比特幣等),以及背後的文化意義與權力關係,希望透過跨文化比較的視野,結合「開放博物館」靈活的多媒材呈現方式,邀請觀者重新思考貨幣的本質,檢視貨幣的社會生活、象徵與政治意涵,進而思考貨幣的未來可能。

 

「開放博物館」除了能轉化、再現實體展,其不受實體空間限制的特性,更能將原本囿於展場大小而割捨的內容,於線上空間完整呈現,以充份展示策展人的理念。這也是「人類學家的錢包」特展未來計劃進行的嘗試。

 

 

而國立臺灣博物館推出的「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不只轉化自ON檔實體展,更應館方要求,儘可能原汁原味重現同名展覽專書的內容。策展人之一向麗容與數位策展編輯施廷受訪時表示,本次合作的挑戰不小,尤其是內容呈現方面。「一來專書內容非常豐富,如何完整保留內容又能兼顧數位閱讀的舒適度與習慣;二來實體觀展體驗是立體的,動線自由度高,如何在『開放博物館』的介面限制下,還原這樣的觀展體驗。」

 

向麗容指出,實體展覽與書籍的瀏覽行為不同,在文字敘述層次與脈絡上勢必因應受眾不同而作調整。施廷續道,即便專書已較實體展精簡,但相同的內容在不同展示媒介上,給人的份量感受亦不同,因此善用分類有助於改善觀展感受,例如將第二個單元「畫說臺灣」細分為「植物繪圖」、「動物繪圖」與「其他繪圖」三個展廳。

 

實體展場的文字設計極具層次性,例如作為第一層次的展版主文旨在吸引觀眾繼續觀展的興趣,而主文旁的圖說等補充則作為第二層次的鋪陳,讓有興趣的觀眾能多獲得一些知訊,若意猶未盡,還可透過展場中安插的第三層抽拉板深入了解內容。向麗容表示,目前尚未找到合適的方式,在數位展展現這樣的敘述層次,不過在還原實體觀展動線上,施廷則做了全新嘗試——以「開放博物館」的主題集功能,作為展場擬入口,並運用直式展覽模板作為展覽單元主頁、橫式展覽模板作為切換單元內容的分頁,讓觀眾可自由瀏覽全部展品,或挑選感興趣的單元觀賞。

 

「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主題集

 

臺博館擁有豐富的實體展示經驗,與「開放博物館」合作的數位展,是一個新嘗試。「數位展與實體展的區隔在哪?數位展的特質與觀眾的特性是什麼?」向麗容在訪談中拋出最根本的問題,認為若能充份探究這些問題,數位展會有更佳的呈現方式,而非只是實體展的複品。

 

透過「博物館 開放中」活動,我們得以看到不同館所與策展人對數位展示的多元觀點與想像,也看到他們如何在平台介面的限制下,運用創意轉化與呈現內容,貫徹自己的策展理念。

 

時序進入7月,又有一個數位展於「開放博物館」上線。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推出「鶯色拾光—再見胭脂紅」展,展現鶯歌陶瓷風華絕代的記憶。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已過,但「開放博物館」,仍持續開放中。

 

 

回近期消息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