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https://ipicbox.tw/original.php?val=aWQ9TUU2Z01EUUFPNj09

【活動報導】跨越國界、鏈結智慧:臺韓數位人文技術交流會談紀要

發佈日期:2023/12/27
發佈者: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報導/盧履彥、林慧菁、徐千禾

攝影/張倍瑄 

 

一場百餘年前的社會運動,如何經由數位科技,透過公眾參與活化,在當代匯聚形成意義與價值,進而對未來有所啟發?

 

儘管檔案可以藉數位產生複本,但社會集體記憶的保存關鍵,其實是對內容的爬梳與掌握。臺灣自1998年起展開「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同年也在中研院計算中心成立了後設資料工作組,透過結構化與標準化的背景資料,讓數位典藏能夠提升最佳化資源探索(resource discovery)的效能,並順利地與相關數位典藏檔案進行資源的互通與共享。

 

為了學習與交流這些典藏與檔案活化的經驗,2023年秋末,韓國學者Samgyun Oh教授率團訪問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除了交流相關經驗與技術,也分享了他們如何為1907-1908年間「國債報償運動(National Debt Repayment Movement)」這一場歷史事件留下重要且珍貴的紀錄,雙方並就數位資源的轉化與研究應用,展開密切的對談。

由韓國成均館大學(Sungkyunkwan University)全球事務特聘教授、也是都柏林核心集後設資料啟動計畫(Dublin Core Metadata Initiative,DCMI)執行董事Samgyun Oh率領的訪問團,六位成員包括了:Heejin Park博士(韓國漢城大學副教授)、Seulki Do(韓國成均館大學iSchool博士候選人、iLab研究員)、Jaehyuk Yun(韓國成均館大學iSchool博士候選人、iLab研究員)、Sangeun Han博士(韓國成均館大學iSchool、韓國科學技術院數位人文與計算社會科學中心研究員KAIST Center for Digital Humanities &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s)、Hyoseung Park(韓國國債報償運動紀念協會學術藝術部組長)、Jaehyeon Choi(韓國國債報償運動紀念協會專任研究員)。在這一場座談會上,雙方聚焦於文化資產的數位化應用,交流內容涵蓋了從數位典藏、檔案建置標準與管理到數位人文研究成果展示的多元面向。

  

臺灣、韓國學者交換文化資產數位化應用的經驗與心得座談會全員合影韓國學者的報告與分享韓國學者的報告與分享

 

首先,數位文化中執行秘書陳淑君副研究員介紹臺灣從數位典藏到數位人文發展的歷程。接著,由許正欣專案經理介紹開放博物館,如何透過「開放」蓄積典藏能量,以及平台上提供的各項線上策展模組與工具。最後則由王祥安技術長說明本中心建置開發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與中研院文字辨識(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與校對平台。韓國代表團對於中研院在這一領域的豐碩研究和實踐經驗表示高度關注,與會者也藉此難得機會一同探討如何運用數位科技,將文化資產轉化成為可在線上瀏覽、互動的數位資源,並更加深入探究人文研究與數位科技之間跨域結合的潛力。

 

成均館大學特聘教授Samgyun Oh及其團隊在交流會議中,分享了兩項近期執行的專案。一是以「韓國記憶門戶計畫標準架構設計」(Designing a Standard Schema and for Korean Memory Portal)為題,詳細介紹這項由韓國國家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Korea)推動執行,以提升「下一代圖書服務」(Next Generation Library Service)為策略目標的計畫內容。展示如何利用標準化的語意模組設計,得以將複雜的歷史記錄、文件資料轉化為易於檢索、再利用,並得以進行數位策展的內容。由此促成韓國境內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LAMs社群(LAMs community)間資料整合的標準架構及資源共享。此一計畫的執行除可做為以資源開放共享,達成典藏文物數位傳承、豐富國家歷史記憶的基礎,藉由LAMs社群成員機構共同遵循、參與,致力資源標準化的「對齊」(alignment)工作,亦可促進韓國傳統社會貢獻一己之力、成就全體福祉之「共享責任」(shared responsibility)的社會具體實踐。

 

以「歷史檔案文獻的數位典藏、保存與再利用,傳承國家歷史記憶的永續性」做為本次會談的討論重點。交流過程中,韓國「國債報償運動協會」(Association of the National Debt Redemption Movement,活動簡稱NDRM)代表Hyoseung Park針對2011年成立,藉以紀念、展示1907-1908年間國債報償運動歷史事件之國債報償運動紀念博物館(Memorial Museum of the NDRM)及檔案館(Archive of the NDRM),分享以檔案見證歷史事件的文物保存重點與方式、學術研究、教育推廣、策展及紀念推廣上的發展策略,提升並活化檔案文件在保存社會集體記憶的重要性。

 

韓國國債報償運動網站首頁-包括了國債報償運動簡介、檔案、虛擬世界及線上講座等單元 

 

 

「國債報償運動文獻」於2017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為了向公眾推廣珍貴文獻的重要價值與意義,韓國成均館大學iSchool博士研究生Jaehyuk Yun從資料再利用的觀點出發,展示運用「維基數據」(Wikidata)等外部開放、資源共筆整合平台,為「國債報償運動檔案館」典藏的歷史文件賦予語意網世界中機器可識讀、檢索之「統一資源識別符」(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URI)。轉化原有文字檢索導向的字串資料為結構化、模組化的資料架構。提升原有檔案資料的再利用性、語意檢索可能性,並藉由連結模組設計與外部鏈結資源進行語意串聯。「國債報償運動文獻」於2017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為了向公眾推廣珍貴文獻的重要價值與意義,韓國成均館大學iSchool博士研究生Jaehyuk Yun從資料再利用的觀點出發,展示運用「維基數據」(Wikidata)等外部開放、資源共筆整合平台,為「國債報償運動檔案館」典藏的歷史文件賦予語意網世界中機器可識讀、檢索之「統一資源識別符」(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URI)。轉化原有文字檢索導向的字串資料為結構化、模組化的資料架構。提升原有檔案資料的再利用性、語意檢索可能性,並藉由連結模組設計與外部鏈結資源進行語意串聯。

 

除文化資產數位典藏技術和數據管理討論外,會中韓國代表團更強調共享文化的重要性。Samgyun Oh教授提到希望藉由2024年10月即將舉辦的「共享責任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haring Responsibilities),陳淑君也提到本中心將在2024年8月於韓國舉辦「太平洋鄰里協會2024年年會暨聯合會議」,邀請Samgyun Oh教授團隊能組團參與會議,藉此鼓勵、呼籲公眾應在此波文化共享責任思潮中,在國家與全球層級有所參與及貢獻,一同思考將歷史經驗轉化為當今和未來挑戰的想法及解決方案。

 

本次會談不僅展現了數位化對文化資產在保存與推廣方面的巨大潛力,也同時交流了臺、韓兩國執行文化資產數位保存及資料運用、進而深度輔助數位人文研究的方法;更強調國際合作在該領域的發展性及重要性。藉由兩國專家學者的經驗和知識分享,除可啟發雙邊數位典藏工作上的規劃,更希冀能為後續的合作交流奠定堅實基礎。

 

 

回近期消息

 

Facebook RSS
加入粉絲團



 

訂閱RSS 訂閱RSS

RSS Feed